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善恶报应"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宋元戏曲艺术思维的民俗成因——以善恶报应信仰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3年 第1期 45-52页
作者:戴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宋元时期,善恶报应观念作为普遍的信仰习俗,深刻地影响着戏曲作家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情感,进而决定着宋元戏曲的艺术形态。其中,因果思维有助于关目安排的前后照应,增加作品叙事的灵活性;整体思维使作者能够全面地进行结构布置,使作品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善恶报应的叙事母题中揭示和描绘深度的人性——评26集电视连续剧《女工》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09年 第6期 32-33页
作者: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 
近年来,我们看到不少电视剧作品在艺术品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视剧作家、艺术家在揭示和描绘真实的复杂人性上更具时代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比较视角看先秦至南北朝神灵监督下的善恶报应信仰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 第12期 69-84页
作者:吕宗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先秦、秦汉的导人向善论述,一般以善福恶祸、善恶报应为诱因。然而天意难测、福祸无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想模式在现世人生中往往不能彰显。两汉之际至东汉流行的谶纬学和早期道教,因而发展出神灵伺察、夺算减年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俗中的童话:《三言》中善恶报应的叙事伦理研究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3期 57-66页
作者:孙长虹温州大学法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三言》中的故事大多以善恶报应作为逻辑脉络,有着花好月圆式的大团圆结局,其叙事内容及写作宗旨与童话高度相像,是世俗中的童话,是讲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三言》叙事中处处体现着道德教化的目的,其不仅通过善恶报应的故事情节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佛教石窟中的乐器
收藏 引用
《法音》2023年 第9期 40-45页
作者:胡东辉西安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石窟是古印度佛教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多为僧侣修行场所。中国的石窟起初是沿用印度石窟的形制建造的,后逐渐成为承载僧侣修行和信徒信仰的一种佛教艺术形式。在佛教教义中,用音乐的形式做供养,是可以积累功德福报的,如在《分别善恶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儒学对中国鬼戏的曲折影响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8年 第2期19卷 14-17页
作者:许祥麟 
儒学对中国鬼戏的曲折影响许祥麟儒学创始人孔子往往回避谈论“死”,他的学生子路请问“死”为何事,他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也回避谈论鬼神,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即说此事。但这并不表明孔子不信鬼神的存在。《论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瓶梅》的易学渊源
收藏 引用
《周易研究》2013年 第6期 70-77页
作者:樊庆彦 刘佳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金瓶梅》的创作远承中国古代悠久的易学之道。小说"体天道以立言",因果轮回、善恶报应思想贯穿全书,借以传达"劝善惩恶"的主题命意。《金瓶梅》也在情节结构方面受到《周易》阴阳对立思想的影响,以第四十九—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族圆美思想浅论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 第3期 56-61页
作者:林继富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30079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