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四功五法"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广采博取 塑造角色——我扮演花碧莲的一点体会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1996年 第2期 60-60页
作者:刘喜兰 
戏剧艺术离开了广大观众便失去了生命力,因此京剧的演出很讲究可看性和观赏性。新编历史故事连台本戏《宏碧缘》,调动戏曲“四功五法”等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演出后深受观众喜爱,成为陕西省京剧团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发声生理和科学发声谈如何唱好黄梅戏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89年 第2期 32-37页
作者:黄雁黄梅县文化局 
戏曲的四功五法中,历来都是把唱放在首位。唱不好,也就无从谈演好一台戏了。从戏曲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中也可以看出,声腔训练是基本训练中的关键所在,黄梅戏——这个深受国内外观众所喜爱的剧种,主要就是因为它有清新、流畅、淳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徐策跑城”到“秦始皇”──记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杨慧月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1997年 第6期 23-26页
作者:马向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3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漳州芗剧团巡演综述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13年 第4期 32-34页
作者:张帆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办,是一个面向台湾各类院校及青少年群体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活动计划年内,采取演出、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深入台湾百所大中专院校,系统地将福建省的优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固基求实,继承创新——记绍兴艺校戏曲教学实践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02年 第3期 49-50页
作者:王大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的“回声”与表演的困惑——《曙色紫禁城》之于当下戏曲创作与表演的意义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2016年 第4期 51-54页
作者: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曙色紫禁城》不仅是"慈禧"这一历史人物首现于舞台,也是角色扮演者本身在探索程式之外人物的灵魂及自我的真实表达与艺术突破。因此,此剧或可视为当下戏曲创作与表演意义的范式参照之一。国家京剧院出品的《曙色紫禁城》,首演于201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出“本色”窠臼 从“像”她到“是”她——大型现代柳琴戏《桃花沟的小康路》饰演心得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16年 第2期 57-58页
作者:侯长侠 
"胡琴圣手"徐兰沅先生,在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60岁时送过一副寿联,后被梅兰芳作为自勉联:"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他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那时因少不更事,根本就不理解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直到后来饰演了许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折子戏特点简论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11年 第2期 65-79页
作者:王宁苏州大学文学院 
折子戏是从整本戏分离出来、在唱念做打"四功五法"舞台表演方面有独到之处并相对独立的戏曲散出。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明代南戏的"散出"演出,即艺人为了某些特定需要选取整本戏中的单出来演出,这些特定需要多来自民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活演绎 梨园修行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3年 第S1期 110-111页
作者:张转社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舞台,方正之地,虽简且凡,然不陋,聚目光,汇人心,内藏乾坤,别有洞天。戏者,虚境之中演绎现实情景,释情抒怀于众人,扬气颂德于天下。人生在世,常困于烦扰,或追名逐利,随波逐流,兴亡一瞬;或妄自菲薄,安于现状,碌碌无为;或累于琐事,劳心伤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与OPERA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1992年 第1期 32-33页
作者:何为 
京剧在国外的通用译名是Peking Opera(北京歌剧),是否还可以有更好的译,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而我觉得,这个译名不无可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京剧这种艺术的本质属性。先从Opera这个词说起,它的中译名为歌剧。歌剧者,以歌唱演出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