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四功五法"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李致同志答《川戏剧》记者问
收藏 引用
川戏剧》1989年 第2期 3-5页
作者:李致 
记者:你对1988年振兴川剧工作的估价如何? 李致:我想先谈一下对振兴川剧总的估计。去年我曾经说过,振兴川剧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成绩显著,确有希望;一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两句话要说全。不能只说成绩显著,而不承认川剧所面临的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务虚在前 一步到位——兼谈京剧电视连续剧《曹雪芹》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1992年 第8期 53-55页
作者:徐城北 
京剧电视连续剧要算一桩新生事物,近年虽有长足进步,但从没有交过“一步到位”的好运气——总是先有舞台表演的京剧“打响”,然后才能引发电视厂家的兴趣,并且要“等”到资金和(喜欢京剧的)电视专门人才都凑齐的时候,才能谈及把舞台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因专而博 因博而专——王树芳的创新意识与实践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0年 第8期 26-28页
作者:黄维钧 
京剧按类型化创造舞台形象,但京剧表演艺术的高下往往见之于能否在类型中出人物的特色,能否在严格的程式中闪现演员创造力的光芒。老旦是京剧中对封建时代老年妇女形态的提炼。京剧中的老旦多属配角,以老旦为主的戏也有,但不多,就那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数”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 第4期3卷 54-60页
作者:杨山 
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数学意识不见经传。因为人们认为戏曲表演是美的艺术,它是属于感性的,而数学意识是属于理性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个不相同的领域,枯燥的数学又怎能与表演艺术共处同一块美学天空呢?当然,这都是一种片面的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老汉剧的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04年 第1期 119-127页
作者:方月仿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中国戏曲体系所具备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人们公认为虚拟性、写意性、程式性、综合性等等。从整体风格上讲,戏曲体系艺术特征包含了汉剧在内的各地方剧种的基本特征。那么,汉剧是否还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的艺术特征呢?我们把汉剧和徽剧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继承 借鉴 创新——从王少舫先生的艺术生涯谈黄梅戏表演艺术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96年 第2期 60-66页
作者:夏承平 
“继承、借鉴、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三个要素。现在我们研究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昨天和今天,也是对21世纪黄梅戏表演艺术如何发展作一次深切的探讨。表演艺术,离不开演员。演戏,就是演人。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表演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尚长荣三部曲”的美学价值和历史贡献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18年 第4期 52-69页
作者: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代表了京剧艺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同历史时期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其中《曹操与杨修》是新时期京剧现代性进程中高山仰止的巅峰之作,《贞观盛事》呈现了世纪之交新编历史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移步”与“换形”——论京剧《大舜》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创新
收藏 引用
《山东艺术》2018年 第6期 43-49页
作者:吴昊燕山东省戏剧家协会 
《尚书》曰“德自舜明“,《史记》语“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孟子“言必称尧舜“,自上古便为先民推崇称颂的舜之仁孝,穿越泱泱数千年,成为至今熠熠发光的中华传统美德,为我们代代弘扬辈辈传承。京剧以其二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美妙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基础知识(六)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94年 第1期 119-128页
作者:郑志勇 
●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 戏曲表演艺术,是以歌舞为主,用唱、做、念、打(舞)和手、眼、身、、步(简称为“四功五法”)作为自己的表演手段来创造角色形象。这就是戏曲的表现手段。通过这个手段,把戏曲虚拟手和分场方具体化。如果没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贫困”的舞台实现了富足的戏曲美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4年 第S1期 22-23页
作者:刘景亮 
日前,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出演的《白蛇传》受到观众的极度欢迎,其戏剧效果在豫剧演出中极为少见。令人瞩目的是,这场演出的舞台设置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没有让人炫目的灯光变换,没有转台、平台之类的舞台装置,没有舞队、歌队的助阵,就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