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回译"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回译的英汉翻能力培养与课堂设计探索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年 第12期41卷 219-223,247页
作者:欧阳东峰 黄海宇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006 
能力是英语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之一,在高年级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英语教学大纲对笔课程要求和知识能力目标的指导下,设计了旨在提高英汉翻能力的回译课堂教学,该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汉英回译习题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外语教育》2010年 第3期3卷 61-67,83页
作者:胥瑾西南石油大学 
本文针对某些英语教材中的汉英回译习题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汉英回译习题的设计问题:所选的英语原文和所给的汉语文都要具有可回译性,文后需附加提示,提示应当包括语汇、句型和语篇特征。本文旨在说明回译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张籍《节妇吟》的三个英本及其回译看古诗翻
收藏 引用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 第3期25卷 94-95,118页
作者:张碧云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唐代诗人张籍的诗歌《节妇吟》因其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在浩瀚如海的唐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就其三个英本进行回译,对比研究各本的得与失,以此来探讨中国古诗的英问题,进而指出在翻教学中引进回译这一概念有利于拓宽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瓷著作Chinese, Corean and Japanese Potteries翻研究
收藏 引用
《陶瓷》2025年 第1期 62-65页
作者:邓宏春 马月华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 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中心小学江西景德镇333403 
Chinese, Corean and Japanese Potteries是由3位英美汉学家撰写的有关中国、朝鲜和日本陶瓷的著作,这类文献具有特殊的文本特征,包含了大量威妥玛拼音、中国陶瓷典籍的引文以及国外著名艺术家、收藏家、陶瓷产地和品种等信息,给汉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ОППП翻导图的构念阐释:基于诗性隐喻的翻
收藏 引用
《外语学刊》2022年 第3期 62-68页
作者:赵梦雪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北京100089 
诗性隐喻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隐喻,兼具语言的含蓄性、修辞的艺术性、浓厚的文化色彩与鲜明的个性色彩,也正因如此,诗性隐喻对者构成一大挑战。诗性隐喻的文能否为目标语受众所理解与接受,直接影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有鉴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格萨尔仲”的概念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 第4期 22-25页
作者:张康林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 会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七大艺术集成(志编委 
目前,“格萨尔学”正在我国初步兴起。鉴于我们在对它所属的各门子学科进行研究时,常常遇到因概念含混而使得研究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或由此而引出—些错误结论的情况,有必要建立起“格萨尔仲”这个科学的概念。 “格萨尔仲”一词,系由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来词的翻法及标准化问题初探
收藏 引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1年 第1期9卷 49-51页
作者:王万江 
在汉语里,有为数不少的外来词,即从外国语翻过来的词汇,如sofa沙发、cafe咖啡,miniskirt迷你裙(超短裙)、computer电子计算器,radio收音机、bioeneering生物工程学等。而且,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东坡传》汉指瑕
收藏 引用
《东方翻2017年 第4期 27-34页
作者:栾雪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也是林语堂非常得意的一部作品。传记作品兼具历史性和文学性的特征,因此者在翻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它的历史性,又要重视它的艺术性,而惟真求实是对传记作品翻的最基本要求。本文以它的两个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学论著翻问题论析——以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为例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7期30卷 93-97,124页
作者:张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本文借助回译,通过对比伊沛霞的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和其中本《剑桥插图中国史》,探讨了汉学论著翻回译现象及翻质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此中本将伊沛霞原著中的英文还原为汉语,用汉语表达中国的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李白诗《长干行》的英
收藏 引用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 第4期 66-69页
作者:吕方源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长干行》是李白以商妇的爱情和离别为题材的诗作。全诗层次分明,用语独具个性,形象鲜明可感,在历代思妇诗中别具一格。《长干行》被成的英文有多种版本流传于世,但诗出现回译与原文不符的问题较为普遍,不能真实再现原作意象,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