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名城》2014年 第1期28卷 52-55页
作者:刘洋 唐任伍 隋吉林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会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代表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高水平,承担了示范探路等使命。在首批示范区完成创建验收,第二批示范区启动创建时,分析了示范区的独特价值,提出了示范区城市在创建验收完成后,可能遇到的可持续发展3大问题,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的示范样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成效、经验与创新意义
收藏 引用
《图书馆论坛》2021年 第7期41卷 18-24页
作者:刘晓东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先行和创新实践,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文化惠民项目。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丰富了创建城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视角探讨城镇文化复兴与文创新城联动的顶层设计要点
收藏 引用
《福建建设科技》2015年 第1期 44-49页
作者:徐振强 王文丽 彭小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048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125000 
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等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人文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这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正在推进文化对于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实践总体一致。本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留的历史”和“传承的历史”--从安康“新民歌剧”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收藏 引用
《图书馆论坛》2021年 第4期41卷 45-52页
作者:闫毅 白少伦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部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手段。起源于1950年代的安康“新民歌剧”是在汲取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和西方歌剧元素而形成的地方剧种。经过经济社会转型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优质+均衡”模式助推非遗传承体验
收藏 引用
《非遗传承研究》2021年 第3期23卷 30-34,43页
作者:黄之琳上海市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2018年初,上海市长宁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至2020年末创建成功,三年中,长宁确立"优质+均衡"的创建思路,立足于全人民群众均等享有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点,采取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博场馆 公益为先
收藏 引用
《走向世界》2021年 第38期 57-57页
作者:文旅(图)不详 
烟台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国有、民营文博场馆,使烟台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山东省先进水平。烟台文博场馆璀璨多姿,承载着历史,彰显着人文精神和时代特色,成为市民美育的园地、高雅艺术的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