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国家民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盛衰荣辱
收藏 引用
《长三角》2005年 第12期 1-1页
作者:叶辛 
文化产业也称创意产业,这是一个极其热门的一个现实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内容浩瀚的研究课题,即便是几万言的论文也难以述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代社会经济领域内的支柱产业,这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 第4期 48-56页
作者:张文勋云南大学中文系 
本文从“人文意识的渗透”、“国家民族意识的张扬”、“主体意识的强化”、“超越意识的升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作者认为,这四个方面是主要方面,是宏观上的一些认识,可以用来审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总体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朱乐耕陶艺观后感
收藏 引用
《美术》1999年 第6期 30-31页
作者:钱绍武中央美术学院 
看了朱乐耕的陶艺展以后,觉得和我最近写的几篇文章能产生一些共鸣,而且里面的一些观点完全可以用来评价朱乐耕的陶艺作品。 首先要谈到的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标准,这是一种以天趣为上的标准。也就是说中国的艺术标准主要是重气,以气运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挥手之间
收藏 引用
《海内与海外》1998年 第12期 11-12页
作者:彼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格·商格·国格——简评话剧《十三行商人》的文化意蕴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2007年 第5期 20-23页
作者:杨云峰 
历来表现商人的艺术品大多集中表现商人的经商智慧,对于中国古代商人来说,则更多地表现在商人如何与官府的联通,或者着重表现商场如战场、商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却很少有作品表现晚清商人自觉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与个体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革时代的深沉忧思——评反映教育问题的报告文学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3期16卷 60-65页
作者:徐金容 
本文通过对教育问题报告文学的鸟瞰,以及对几部作品的重点分析,揭示了八十年代变革时期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剖析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深沉忧思,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报告文学创作发展的新趋势,评价了报告文学和教育问题报告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的时代气息不可少
收藏 引用
《诗词月刊》2010年 第6期 88-90页
作者:秦中吟 
凡读优秀诗篇,总如置身生活海洋,热浪奔腾,心亦潮涌,精神焕发。这是因为作品中反映的时代气息感染的结果。宋人姜夔说:"大凡诗自有气象"这个气象不同于自然界的风雨阴晴,气候的冷暖变化;也不同于个体生命之呼吸,而是时代风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流程中的“中山狼”
收藏 引用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 第2期11卷 57-57页
林继富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撰文指出,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中山狼故事,以其独有的哲学思想和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民众。故事中的行善、负义等母题为民族共同心理作用的结果;以设计精巧的计策使负义者再次进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游而不离谓之度
收藏 引用
《文学港》2009年 第4期 188-188页
作者:柯平 
在暮春的下午,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木制躺椅,一扇无法阻挡世俗和喧嚣市声的百叶窗,读着这位名叫游离的诗人的诗,你可以轻易感受到一颗灵魂的跃动。有许多细节会提示你,这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自己固执艺术信念的人,一个古代诗歌理论所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忠诚
收藏 引用
《IT经理世界》1999年 第16期2卷 70-70页
作者:于长江 
对于忠诚这一品德的高度重视,可能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任何组织、社团吸收新人和评价旧人都把这一品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建立在个人忠诚基础上的组织,很难形成统一规则;反过来,越没有规则的组织就越需要个人忠诚来维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