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国画创作"
448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水墨人生 彰显国画神韵——《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水墨视界作品展》观后感
收藏 引用
《华北国土资源》2014年 第4期 30-31页
作者:文慧 泓艳 雅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大师者也沾染了些许艺术气息。置身于《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水墨视界作品展》的书画活动现场,自己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这里深邃、辽远、无边无际,畅游在这样无限的时空中感受书画世界的博大精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在笔先——谈中国画创作中的立意
收藏 引用
《语文月刊》1998年 第5期 2-3页
作者:方楚乔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他的一段题跋里这样写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露气皆浮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然,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是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于是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析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8年 第2期 52-54页
作者:徐君杰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中国画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国画艺术的创作,进一步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特征都进行了传承和弘扬,促进我国国画积极发展。画家在进行国画创作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的制作和表现的技法对画面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刘海粟国画创作的三个阶段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07年 第1期 38-53页
作者:张蔚星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 
刘海粟是现代美术史上一位充满着争议的人物。对他的为人、美术思想、艺术创作都有着反差极大的评价。我认为,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家的刘海粟,在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他在中国画上所取得的成就也足巨大的,值得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画创作与文学修养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 第8期36卷 254-255页
作者:何东亚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国画创作过程中,决定作品质量和水平的不仅仅是画家笔法的应用、墨色的处理、画面的分布,还包括画家自身的文学修养。如果缺少文学修养的积淀,画家纵然拥有华丽的技法、敏锐的色彩感知和高超的画面处理手法,仍然不具备应有的底蕴和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致广大与尽精微——漫谈制作与表现技法之于国画创作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3卷 18-19页
作者:李峰 
《庄子·外物》上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种“不落筌蹄”的理论在中国画衍生发展的过程中颇受青睐,似乎只要达到抒情写意的目的,作为形式语言本身便可以被看作“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96年中国画创作
收藏 引用
国画家》1997年 第3期 2-8页
作者:杨悦浦 
我们期望在一年里通过诸多努力能够有较大的收获,当我们收束顺理实践的结果心中交织着满足和遗憾的时候,才感到一年的时间是多么珍贵。1996年在我们的努力与期盼中过去了,权衡之后,似乎并没有比1995年得到的更多。1993年之后美术创作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精神的沉潜与漫游——谈许宏泉的国学训练与国画创作
收藏 引用
《书画艺术》2001年 第1期 7-8页
作者:李廷华 
出生于1963年的许宏泉君,年方3岁就遭逢现代“焚书坑儒”之浩劫。宏泉的青少年时期,华夏文化正经历着被踏践毁弃又重新被传承珍惜的“变数”。中国文化的危机,从来不曾像这样一个时期,要求一些从生命的感悟中去与它生死以之的新生代,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笔墨文化元素应用在国画创作中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 第13期 94-95页
作者:李扬晋中学院美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国画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作为国画创作的基础和本质元素,中国笔墨文化能够将国画艺术的深邃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二者的巧妙结合不仅对于笔墨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97年中国画创作
收藏 引用
国画家》1998年 第3期 7-12页
作者:杨悦浦 
一1997年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年,由于香港的百年回归,国内外华夏民族有了种种庆祝活动,也使得各个领域藉此取得了富有意义的成果。美术在这一年中也有着超常的活跃和热闹,藉香港回归等各种名目的全国性大展不少,省级以下所办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