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国际仲裁"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国际仲裁中第三方资助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法大研究生》2017年 第2期 445-460页
作者:史晴霞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传统助讼和帮讼分利禁止条款的逐步废止使第三方资助在国际仲裁领域重新获得发展空间。第三方资助仲裁在实现正义和风险转移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实践运用中日益增多,但第三方投资人的介入可能引发的仲裁员公正性与独立性怀疑及仲裁保密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际仲裁与“一带一路”项目纠纷解决的战略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2015年 第6期 56-59页
作者:葛黄斌新加坡国际仲裁管理服务中心 
在"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包括在海外注册的中资企业)基本上都将成为沿线国家"一带一路"项目下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涉及的国际投资纠纷、国际工程纠纷、国际商事纠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竞争或协作——论国际商事法庭与国际仲裁的关系定位
收藏 引用
仲裁研究》2021年 第1期 13-24页
作者:苏伟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跨境纠纷解决市场的基本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国际商事法庭的出现引发了对国际商事法庭与国际仲裁关系的思考。参考域外实践,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为此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样本。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在法官国际化、外籍律师代理、证据规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投资者与东道国间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法学》2005年 第5期 175-184页
作者:余劲松 詹晓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 
近年的国际投资协定中规定的投资者与东道国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从实质看,是将此类争端解决进一步推向国际化。这种争端解决机制的国际化发展有助于强化投资者的保护,创造有利于吸引外资的投资气候,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东道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定位、表现与问题——兼谈对“南海仲裁案”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国际法研究》2015年 第5期 3-22页
作者:刘衡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自1997年出现第一例案件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利用率,成为海洋争端解决中的亮点。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唯一的剩余方法"之设计使得依附件七仲裁所设立的仲裁法庭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鹿特丹规则》中的仲裁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 第4期20卷 23-29页
作者:徐艳如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上海200135 
2008年12月11日,历时数年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又称《鹿特丹规则》)尘埃落定。其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制度设计,旨在统一现行国际货物运输法律体系,重新调整《海牙-维斯比规则》所确立的船货双方利益分配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