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圆融无碍"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禅意与化境──宗璞散文艺术论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1997年 第2期 44-48页
作者:石杰 
宗璞散文具有浓厚的禅意,这集中表现在她的散文意境的淡泊自然,圆融无碍,对物的神、理的体验,对自然和生活的全心的投入以及对人生的一种高度的悟。禅意使宗璞散文与别家散文区别开来,同时也使她的散文自成高格,臻于化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约拿》别解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 第4期 26-31页
作者:郭宏安 
读《约拿》,常令人扼腕。那画家百般腾挪,就是摆不脱种种的羁绊,终被逼进“一个又高又深,但很狭窄的阁楼一类的东西”里,幽居独处之难,竟至于斯。细读《约拿》,作深一层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艺术论中的“圆”
收藏 引用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4期22卷 390-400,410页
作者:朱良志 
论中国艺术论中的“圆”朱良志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将圆的纷纭复杂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太极之圆、圆满之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经六百年岁月的法海寺壁画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2015年 第4期 110-115页
作者:韩志军 
《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法传播以艺术为方便,在中国已历经了两千余年。佛教与艺术,内在相通,互为显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显”。两千余年来,中国佛教壁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精神的构建、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道合一:宗白华比较诗学的探源之路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年 第7期 10-16页
作者:郑焕钊暨南大学中文系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宗白华是中国比较诗学史上真正能够博通中西、融汇古今,并做到圆融无碍的少数学者之一。他独辟"散步"之学术灵境,在"以大观小"而又"曲尽幽微"中臻于比较诗学的胜境。首先,他从中西哲学的整体出发,将中西哲学形而上学进行比较,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