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土壤全氮"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卤钨灯光源和多路光纤的土壤全氮含量检测仪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2019年 第11期50卷 169-174页
作者:李民赞 姚向前 杨玮 周鹏 郝子源 郑立华中国农业大学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了克服LED作为主动光源的土壤全氮含量检测仪波段单一、光强信号较弱、仪器信噪比难以提高的不足,基于卤钨灯光源和特制多路光纤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土壤全氮含量检测仪。检测仪选用1108、1248、1336、1450、1537、1696 nm作为土壤全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壤水分对近红外光谱实时检测土壤全氮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 第3期33卷 677-681页
作者:安晓飞 李民赞 郑立华 刘玉萌 孙红“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预测土壤全氮含量是精细农业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由于土壤水分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系数较高,影响了土壤全氮含量的实时预测精度。使用布鲁克MATRIX_I傅里叶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土壤样本进行了近红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育期沼液调控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全氮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灌溉排水学报》2019年 第7期38卷 23-31页
作者:郑健 颜斐 马彪 潘占鹏 冯正江 任海伟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兰州730050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目的】提高番茄产量,探究番茄对生育期沼液调控的响应规律。【方法】于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开展了温室种植试验,通过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8、1∶6、1∶4(沼液和水体积配比)沼液,研究了番茄2个生育期不同配比沼液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土壤全氮测定的开氏瓶(管)放置架设计
收藏 引用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 第4期11卷 72-74页
作者:吴志鹏 张文文 陈宇 江淑娴 卞景景 魏树春 张地 张鹏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省安策智库咨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设计一款用于土壤全氮测定的开氏瓶(管)放置架,此款装置可以解决盛有测试液的开氏瓶(管)易倾倒、开氏管消煮土样效率低、蒸馏切换难、操作安全系数低、沥水不便捷等问题,此款装置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性好、使用简便,可满足学校实验室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凯氏蒸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改进方法
收藏 引用
《化工设计通讯》2024年 第6期50卷 4-6,13页
作者:谢航通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采用凯氏蒸馏法对4种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全氮测定,通过实验数据以比较不同的还原剂、催化剂和氧化剂对全氮的影响,发现以五水合硫代硫酸钠做还原剂,以K2SO4+CuSO_(4)+TiO_(2)做催化剂和以硫酸为氧化剂,具有操作简便、省时、无污染的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耕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空间变异性对粒度的响应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 第10期44卷 122-129页
作者:陈涛 常庆瑞 刘钊 赵业婷 刘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为有效揭示土壤空间变异性的尺度效应,为土壤采样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土台塬区耕地土壤有机质(SOM)和全氮(STN)为例,利用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函数及分形维数分析了不同采样粒度条件下土壤属性的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2018年 第5期38卷 1560-1568页
作者:段亚锋 王克林 冯达 吴敏 张伟 陈洪松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沙410000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长沙410007 
基于定点回顾实验设计,通过对比分析2005年初(退耕还林还草初期)和2014年底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土壤碳氮格局变化,探讨石漠化治理工程实施后,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积累和碳氮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退耕还林还草10a后,示范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秸秆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 第5期39卷 1111-1121页
作者:郑健 李欣怡 马静 马彪 王燕 王磊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兰州730050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兰州730050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兰州73005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兰州730070 
为增加沼液中养分在土壤中的滞留量,提高沼液利用效率,本文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混掺量(CK、0.5%、1.0%、2.0%)、生物炭混掺厚度(0、5、10、15、20 cm)和土壤容重(1.30、1.35 g·m^-3)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伐干扰对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水分、pH和全氮空间变异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2011年 第2期48卷 356-365页
作者:杨秀云 韩有志 宁鹏 武小钢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以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采伐干扰样地A(人工问伐)和未采伐干扰样地B,采用地统计学小支撑、多样点的布点采样设计;用根钻法(直径Ф=7.0cm)分别采取0—10、10~20、20~30cm三层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土壤含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 第2期19卷 363-371页
作者:聂斌斌 蔡强国 张卓文 李国强 张文君浙江中冶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杭州3100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杭州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总站杭州310016 
不同区域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差异较大。本文通过收集前人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数据,选取福建省长汀县、闽清县和陕西省陕北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0~20 cm表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进行了两类区域土壤表层有机质和全氮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