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土山湾"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土山湾中国宫:晚清中国建筑艺术的西方解读与融合
收藏 引用
《装饰》2018年 第4期 106-109页
作者:刘丽娴 郝艺妍 沈丽旸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晚清中国风盛行欧洲,巴黎世博会玛赛尔展台上的土山湾"徐家汇模型"引来一个多世纪以前比利时国王的订单。在中国宫的创作与生产中,参与者包括欧洲设计师、在华传教士、中国修士艺术家、土山湾孤儿工匠们。从中国宫的设计、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山湾遗泽——木工作品“世间百态”解读
收藏 引用
《装饰》2017年 第11期 83-85页
作者:刘丽娴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出现与发展在中西交流史、工艺美术史、近代教育史中均是重要一笔。而以日本、法国藏土山湾黄杨木雕作品"世间百态"为切入点的解读置时空背景于百余年前的晚清民初。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此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消逝的土山湾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03年 第6期 40-41页
作者:孟庆 
土山湾,一个在天主教历史上曾名闻遐迩的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上海城市的改造而逐渐消逝.为什么叫土山湾?原来明清之际,上海西南方河道纵横交汇,当地有明末礼部尚书、大学土徐光启的墓地及徐氏后裔居住,因此被称为“徐家汇”.清道光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山湾孤儿工艺院
收藏 引用
《创意设计源》2010年 第5期 78-81页
作者:吴仁宏上海土山湾博物馆 
1864年,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成立,上海地区首次出现了近代意义的大规模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土山湾工艺院创立半工半学教学体制,循序渐进施教,学以致用为标。从1864年第一位负责人石可桢(法籍)到任,至1958年最后一位负责人董贵民(中国籍)离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山湾工艺院的传习方式对共享美育设计的启示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23年 第10期204卷 82-84页
作者:付媛媛 李庆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159 
美育是当代不可或缺的情感教育之一。在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背景下,推进社区美育的发展,有助于解决社会美育如美术馆、博物馆教育的非连续性以及普通民众与艺术沟通不足等问题。文章受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启发,在梳理其建立、发展及传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山湾画馆视觉艺术作品创作与中西文化交流
收藏 引用
《上海视觉》2024年 第4期 144-148页
作者:应焕强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北京100089 
晚清时期土山湾的孤儿院、画馆和书馆创制、翻刻、印制、行销了大量视觉艺术作品。土山湾视觉艺术作品成为近代西方视觉艺术作品与中国大众互动的文化载体。基于土山湾编印的插图书册,本文梳理近代上海中西视觉艺术创作技艺的融合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存土山湾彩绘玻璃及创作题材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22年 第3期 84-87页
作者:陈欢 山泓程 吕卓逸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时装技术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 
基于对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及附属美术工场的历史背景梳理,调研土山湾彩绘玻璃现存情况,并归纳其宗教故事、装饰绘画、本土民俗三类主要创作题材。结合土山湾彩绘玻璃典型作品的进一步研究,探讨土山湾彩绘玻璃采用的美术工艺技术,及其融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史视野中的土山湾与明清天主教的视觉传播
收藏 引用
《工业工程设计》2021年 第6期3卷 1-9页
作者:胡艳玮长物志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从设计史的视野来观察,明清天主教在将教义从精英阶层推向大众,从士大夫阶层普及到整个社会的过程中,作为传播媒介的设计和印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一系列视觉元素的有效传播,天主教图像和中国本土图像的距离逐渐缩短,极大地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土山湾彩绘玻璃雕花橱柜的创造背景及纹样考证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0年 第2期 71-73页
作者:张福海上海戏剧学院 
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展出了中国的一件彩绘玻璃雕花橱柜,橱柜因其精美的雕花创造在展出后滞留于美国,2013年回归。本文逐一考证了橱柜上的彩绘玻璃纹样取材于民间流行的历史人物、戏剧情节及说唱故事,同时介绍了该文物何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现代中国设计教育转型阶段的典型案例——土山湾手工艺人才培育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24年 第2期 78-80页
作者:卢益婧 刘丽娴不详 
本文考察了近现代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地区美术工艺发展,探讨了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与徐家汇圣母院所采用的融合了“教而兼养”与西式“工场”特点的美术工艺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机构通过“收养遗孤、传授艺术”的方式,在客观上培养了一批近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