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城市记忆"
3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城市记忆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8年 第8期 166-166页
作者:王宏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记忆重塑:工业遗址的国潮文化再生与价值重构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25年 第6期22卷 4-6页
作者:郑淼 高天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城市工业遗址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工业遗址已成为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记忆的载体。国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代年轻群体的推崇对象。文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城市记忆的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设计研究——以徐州状元府街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2025年 第2期 111-114页
作者:王久鑫 佟帅 季翔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徐州22111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历史街区所承载的独特记忆逐渐被遗忘。城市记忆画像逐渐褪色使城市失去特色和活力,这也导致城市无法满足本地居民和游客关于城市记忆的消费需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城市记忆——空间装置《它比烟花绚烂》创作谈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1年 第5期 154-155页
作者:李珎华中科技大学展示设计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 
装置艺术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可以是抽象也可以是具象的形态艺术物质载体,艺术家和设计师在特定的空间环境里,将人们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一并演绎出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记忆与地域特色在景观艺术中的表现——以深圳人才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1年 第10期 117-119页
作者:杨昊韩国启明大学 
城市景观以艺术化的造型语言再现了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是人们参与城市治理的一种方式,凝聚了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深圳人才公园的景观艺术把握了永恒的艺术命题——人,以专业化的运作模式运营,作品选择体现出公共精神,反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记忆的留存——“里院建构”系列创作感谈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2年 第12期 138-139页
作者:沈童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文化记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记忆的文献、古物、建筑、神话、纪念物等介质成为联系过去、现在、未来的通道,也是艺术家创作记忆主题作品的重要媒介。冯骥才在《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中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着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记忆——长沙市裕湘纱厂保护规划设计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10年 第7期40卷 24-27页
作者:许建和 王军 严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55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长沙410114 
在长沙市裕湘纱厂保护与改造方案设计中,对如何恰当的使用原有建筑,恢复历史建筑原貌,展现原有历史状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城市生活对厂房室内空间进行了合理划分和重新组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记忆开发目标的实现途径
收藏 引用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 第S2期 15-16页
作者:赵喜红本溪市档案局 
通常人们喜欢把档案比喻成"历史文明之母"、"文化之母",意即档案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档案馆被人们尊奉为这样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来源的基地时,靠什么提供信息开发的持续性?靠什么续写人类记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保存城市记忆的旧城更新规划设计策略--以阜新市解放大街城市更新为例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4年 第5期30卷 42-47页
作者:李岩 陈伟新大连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学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城市是有记忆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通过感知所居住的城市空间和文化,产生个人情感,这种情感经过集体的复合,共同构成了公众对城市记忆。研究从城市记忆的相关概念出发,结合当前城市旧区更新的形势,阐述了旧区更新中保留城市记忆的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记忆视角下的广州西关老宅空间改造设计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22年 第12期40卷 56-61页
作者:李致尧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澳门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城市记忆是一个城市的集体记忆城市中的每个人,每栋建筑都同时参与着城市记忆的传承与书写。因此在每个建筑、每个空间的设计全过程中,都应该贯彻对城市记忆地域性、时代性、建构性特征的思考与回应。该文以广州西关老宅的空间改造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