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基因效应"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陆地棉几个生理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棉花》1990年 第5期17卷 17-18页
作者:邹伟清江西省新余市种子公司 
自60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用双列杂交分析法研究了陆地棉一些产量和形态性状的基因效应,而关于陆地棉的光合、呼吸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性状遗传效应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国内高产品种和国外优质品系为材料,采用双列杂交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玉米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与基因效应分析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2005年 第7期31卷 833-837页
作者:魏良明 戴景瑞 张义荣 刘占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以10个玉米自交系及按10×10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90个F2杂交组合在两个地点的试验资料,研究玉米淀粉含量的杂种优势和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淀粉含量表现正向的平均杂种优势,但变异幅度较小,最大值在10%左右,并在组合间、地点间存在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个热带玉米群体的基因效应分析
收藏 引用
《玉米科学》2007年 第1期15卷 5-10页
作者:李高科 潘光堂 荣廷昭 谭登峰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试验以2个CIMMYT热带群体Pob 25和Pool 26为基础材料,以丹340、掖478及其杂交种F1(掖单13)为测验种,采用三重测交(TTC)设计,对两群体各性状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在两群体中均发现了部分性状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并提出了各类上位性分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基因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学报》2015年 第3期31卷 477-483页
作者:姚金保 杨丹 周淼平 马鸿翔 杨学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 
为提高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选择效率,以7个半冬性小麦品种及按7×7双列杂交设计的21个F1杂交组合在2个地点的试验资料,研究了小麦2个产量构成因素—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基因效应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遗传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麦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 第1期22卷 17-24页
作者:胡延吉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本文用世代均数设计和双列杂交设计的方法分析了普通小麦主要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用Hayman 的双列分析表明,除粒数/小穗、穗粒重、收获指数、离体叶片持水力、叶绿素(a+b)含量以外,所有性状均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且多数性状表现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因效应
收藏 引用
《纺织服装周刊》2014年 第8期 76-76页
作者:李英《纺织服装周刊》编辑部 
近日,参加完ISPO BEIJING 2014后,领导询问我是否采访了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表示该公司是众多户外运动品牌的供应商之一,随后补充了一句:户外运动服饰最大的看点不是设计、色彩,而是采用了哪种高科技面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量性状主要基因随机效应的分析
收藏 引用
《生物数学学报》1995年 第1期10卷 39-44页
作者:姜长鉴江苏农学院数量遗传研究室扬州225009 
数量性状主基因在不同环境或遗传背景中表现随机效应。本文提出数量性状基因随机效应分析的试验设计和统计模型,以及对基因的分离比、平均效应和随机方差进行假设测验的方法.所述方法可用于借助标记基因对数量性状基因效应作类似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快慢羽基因对贵州黄鸡早期性状的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农业学报》1991年 第3期4卷 39-43页
作者:简承松 贺玉书 杨明常 蒋敏 任大琼贵州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贵阳花溪550025 
以贵州黄鸡快、慢羽纯系种鸡为亲本,设计四种组合交配(KK(?)×KW(?),RR(?)× RW(?),KK(?)×RW(?),RR(?)×KW(?)),形成合KK,KR,RR和KW,RW五种基因型的子代.观察了种蛋受精率,前8周龄的雏鸡成活率,体重及饲料效率等指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1995年 第4期9卷 193-198页
作者:章显光 龚国祥 黄永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以4个晚粳品种为材料,采用双亲本回交设计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特性及基因效应作了分析。参试的晚粳品种对两个菌系KS-6-6和浙173的抗性是不完全隐性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基因的加性效应为极显著,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甘蓝型油菜对核盘菌及其毒素的抗性遗传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保护学报》2005年 第1期32卷 43-47页
作者:刘胜毅 张建坤 许泽永 何礼远 刘越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采用 Griffing 双列杂交第四类遗传试验设计,运用朱军发展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直接估算了甘蓝型油菜抗核盘菌及其毒素草酸的遗传方差、遗传力和基因效应。抗病性鉴定采用温室病圃和草酸浸根鉴定法,它们分别鉴定了对核盘菌和草酸的抗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