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堂名"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堂名”在近现代昆曲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3期27卷 176-183页
作者:谢建平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本文根据历史上江、浙地区民间"堂名"乐班这一存在现象,通过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对其在近现代昆曲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堂名"对于延续昆曲艺术传承所发挥的保障性作用;二是&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保护昆曲应该重视抢救堂名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 第3期 11-14页
作者:陈有觉太仓市文化馆江苏太仓215400 
堂名”是婚丧喜庆宴宾娱客时奏乐、唱戏的职业性的坐唱班子。是苏南地区城乡中一支重要的民间音乐戏曲队伍。昆曲堂名是培养昆曲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观众、普及昆剧的重要力量,恢复发展堂名,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十番锣鼓探微之历史文献中的两个十番锣鼓堂名
收藏 引用
《音乐大观》2013年 第8期 196-197页
作者:范杨苏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十番锣鼓遍及全国的很多地区,苏州地区的十番锣鼓也和全国一样是一种民间乐种。它的演奏形式大多是产生在堂名、班社中,多服务于百姓的喜庆活动,如嫁娶、开张、寿辰、满月等。演奏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丝竹乐、弦乐、笛子等,根据演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山堂名曲师吴秀松生平考略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23年 第1期 369-387页
作者:彭剑飙昆山当代昆剧院 
昆曲至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6)集成班(后更为集秀班)而至巅峰,此后由于各种原因,昆曲艺人开始由文人殿向城市普通市井和农村蔓延,与城乡中的吹鼓手一起组成堂名班社。晚清至近代,昆山堂名中涌现出一批曲师,吴秀松为其中佼佼者。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遗音:在寻找与过程之间——《江南礼俗下的十番锣鼓实地考察研究论文集》叙说
收藏 引用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 第4期 34-41页
作者:郭树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江南礼俗下的十番锣鼓研究"是2009年获批上海人文社科哲学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课题的项目之一。从2006年至2013年的8年中逐步完成了本科、硕士8篇论文。作者在辅导论文、研读文献以及与学生们相互学习、实地考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地区十番锣鼓历史传承中的问题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2年 第9期 269-270页
作者:郝思震 范杨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系音乐教研室 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系 
对于苏州地区十番锣鼓的研究在以往已经有了许多的论文文献,本论文主要对苏州地区的十番锣鼓的历史阶段、断层阶段、现状进行考察和梳理,以期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地区十番锣鼓探微之太仓堂名
收藏 引用
《音乐时空》2013年 第9期 68-68,67页
作者:范杨苏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十番锣鼓遍及全国的很多地区,苏州地区的十番锣鼓也和全国一样是一种民间乐种。它的演奏形式大多是产生在堂名、班社中,多服务于百姓的喜庆活动,如嫁娶、开张、寿辰、满月等。演奏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丝竹乐、弦乐、笛子等,根据演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十番锣鼓探微之木渎·合和、西山十番
收藏 引用
《音乐大观》2013年 第9期 21-22页
作者:范杨苏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十番锣鼓遍及全国的很多地区,苏州地区的十番锣鼓也和全国一样是一种民间乐种。它的演奏形式大多是产生在堂名、班社中,多服务于百姓的喜庆活动,如嫁娶、开张、寿辰、满月等。演奏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丝竹乐、弦乐、笛子等,根据演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末民初昆山巴城昆曲活动小考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 第2期14卷 1-5,14页
作者:陈兆弘江苏省昆剧研究会 
清末民初的昆山巴城地区,昆剧活动并未终止。当时社会上尚有不少昆曲爱好者,城乡涌现出许多曲社,从曲社中走出了著曲家,同时,昆曲专业演唱团体——堂名仍活跃在民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地区十番锣鼓与十番吹打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3年 第9期26卷 160-160页
作者:范杨苏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14 
十番锣鼓遍及全国的很多地区,苏州地区的十番锣鼓也和全国一样是一种民间乐种。它的演奏形式大多是产生在堂名、班社中,多服务于百姓的喜庆活动,如嫁娶、开张、寿辰、满月等。演奏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丝竹乐、弦乐、笛子等,根据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