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镁基复合材料具有极强的设计性,有望满足航空航天、军工产品制造以及电子封装等领域对低密度、高强度和高刚度材料的需求。但是,现在镁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最突出的是增强体的均匀分散和界面问题。本文综述了镁基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其各自的作用,分析了制约高性能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分散和界面优化以及目前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局限性,展望了镁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新思路和发展趋势。
摘要:在横机上编织纬编米拉诺罗纹和满针罗纹加衬纬的三维结构织物,并以其作为纬编针织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对采用维纶和玻璃纤维编织的增强体的拉伸等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满针罗纹加衬纬组织有利于提高衬纬纱和织物的强度。
摘要:增强体强度等级是复合地基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增强体强度计算时需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应同时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并取承载力和变形计算中确定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较大值作为增强体强度计算的依据;对高粘结强度桩,增强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桩身强度的确定不应采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fcu,而应采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即桩身强度计算公式应为fcu,k=4λRa/Ap。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要求,复合地基工程验收时要求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本文分析了静载荷试验中影响单桩承载力的因素,并给出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的建议。
摘要:原位生成增强体复合法是通过合金设计,使合金在高温下与外加组分反应生成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增强体的复合法。该法成本低,工艺简单,增强体与基体结合好,复合增强效果显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复合方法。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管状增强体(简称PCT增强体,亦称为PCT桩)是采用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状构件,PCT桩复合地基是由刚度较大的管桩经过填芯微膨胀混凝土处理和桩间土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刚性桩复合地基,采用静压法施工。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调整幅度大等特点。
摘要:在过去的大地震中,许多桩基础因强烈振动和地基变形而遭受结构性破坏,因而提出一种既可以应用于新建桩基础,也可以应用于现有桩基础的抗震加固方法,即采用地基加固技术在桩基础中设置抗震增强体,以与桩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承台形成双层抗弯结构。采用等比例模型原位水平载荷试验和振动试验以及开挖检查等方法,对抗震加固的力学特性和构建质量进行加固前后的对比研究,进而证实了该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同类工程起到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申请号:CN202211219482.0申请日:20220930公开(公告)日:20230103公开(公告)号:CN115555570A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增强体分布结构均匀性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选配增强体和基体粉末、低能球磨、超声波洗筛、制备包套、热等静压致密化等。本发明基于大颗粒塑性基体粉末和小颗粒高硬度增强体粉末的混合粉末体系,在精准设计合理配比的条件下,采用低能球磨工艺和超声波洗筛措施。
摘要:综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相的类型及作用,对SiCf/SiC陶瓷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设计方法作了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用能使得纤维表面富碳的先驱体作为纤维涂层,制作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试样。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富碳涂层可减少纤维强度损失,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得到提高。
摘要:镁与镁合金具有密度较小、比强度高和易加工等优点,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镁合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研究日益受到高度重视。而搅拌摩擦加工技术(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由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与绿色节能等独特优势,在航空航天与汽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复合材料制造领域热门研究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增强体与镁合金进行加工从而制备出了许多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目前,主要增强体分为颗粒、纤维、石墨烯等,针对镁基复合材料搅拌摩擦加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对适用于镁基复合材料的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及其基础问题研究、加工工艺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举例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镁基复合材料搅拌摩擦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搅拌摩擦技术在镁基材料加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