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士人阶层"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由晚明古物鉴赏之风看士人阶层造物艺术价值观的嬗变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3年 第8期 97-102页
作者:巩天峰东南大学 
本期刊发巩天峰《由晚明古物鉴赏之风看士人阶层造物艺术价值观的嬗变》,作者认为。晚明时期,士人阶层嗜闲好古的清雅之风盛行,但较之宋代士人,此行为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却病延年的燕闲清赏和标榜林壑的才情;同时,鬻古售赝、以智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士人阶层重组与言论清明格局的形成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2019年 第5期 30-45,117页
作者:赵云泽 董翊宸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宋朝是帝制时代唯一不杀言官的朝代,也是古代社会中言论最为清明的一个时期,这与宋代士人阶层的重组和言官制度设计有密切关系。宋确立了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大量庶族及贫民入仕后替代了原来门阀作为官僚和知识阶层的构成主体,加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宗教、社会、民族视角剖析元代士人阶层与杂剧艺术的发展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5年 第4期 93-96页
作者:刘笑岩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士人阶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元代蒙汉文化剧烈冲突的背景下,士人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治的核心而被边缘化。在这样一个严酷的环境下,士人们完成了自身社会角色的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州窑与禅宗文化
收藏 引用
《美成在久》2024年 第4期 80-95页
作者:郭学雷 黄阳兴深圳博物馆 
南宋时,以煎饮方式为特色的草茶,成为寺院禅茶之主流,并逐渐被士人阶层和大众所接纳。吉州窑各式带有图案茶盏的风行,则是为适应新兴禅茶煎饮方式的透明茶汤所设计。吉州窑工匠融禅宗思想、审美与陶瓷工艺为一体,产品面貌无所矫饰,浑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徵明与苏州刻工——明代江南的碑刻制作活动管窥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9年 第11期 135-143,F0002页
作者:蔡春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作为明代享有盛名的文人和书画家,文徵明生前撰写、书丹了大量碑文,并与苏州刻工合作刻碑、刻帖,从中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可观的社会声望和人脉资源,显现出16世纪文人艺术家日趋职业化的色彩。同时,苏州刻工们在当地立足之后,通过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社会思想变迁中的明代书法审美观念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1年 第2期 57-59页
作者:石雅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明代书法审美观念的变革与其时社会思想的变迁紧密相关,且不同时期艺术风格各异。从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到阳明心学高扬真性、真情,明代书风也随之从谨慎合规逐步转变为师古且尊重个性,由此可见社会思想变迁对明代书法审美观念的深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琴艺术的现代化转换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4年 第9期 129-133页
作者:范晓利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 
古琴是中国古人修身蓄德的“圣器”,承载礼乐文化的雅正精神,深受古人尤其是士人阶层的喜爱。但近代以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儒者群体几乎消失,古琴几乎“销声”。随着2003年古琴被选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中古美学的“天人之际”(上)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1年 第1期 5-18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美学也不例外。有汉一代,以董仲舒为代表,先秦诸子更趋形而上的天人之思被神学化,相应使"天人之际"成为神性向人间显现的审美化空域,其主要构成是祥瑞和灾异。从中国中古历史看,祥瑞和灾异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西寺观壁画山水寓意类型与山水画创作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7年 第3期 90-93页
作者:赵建中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西寺观壁画艺术的内容丰富,在全国首屈一指。遍布三晋大地的大小庙宇,均有山水画元素嵌入其中。在寓意内涵上,山西寺观壁画形成了以下几种山水图式类型。这些类型的山水画都给予笔者创作灵感,使笔者在山水画创作中受到启发。隐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园林绘画创作浅悟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3年 第4期 136-137页
作者:方向乐泰国西那瓦大学 
明清两代,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园林营造达到了高峰,而苏州更是因文人造园之盛而成为江南私家园林之首.园林曾是贵族文人私属的生活空间,也是体现不同园林主人文化精神状态的真实世界.时至今日,许多园林成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