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声腔化"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世界弦乐大师闵惠芬的美学思想与音乐批评——兼谈二胡演奏艺术声腔化的美学命题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1年 第3期 126-130,193页
作者:李阿萍 李明正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和开创二胡独奏艺术的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一生致力于"国乐改进",把二胡这件人们多"鄙视"的民族乐器,从民间带入大学课堂,从伴奏引向独奏艺术。为实现"使二胡臻上品、让外人知国乐","以期国乐与世界音乐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对二胡专业教学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1年 第3期 131-136页
作者:林聪天津音乐学院 中国音协二胡学会 
在天津音乐学院成功举办的全国音乐院校二胡教学论坛距今已六年多了,但闵惠芬先生演奏《逍遥津》的场景常在我脑海里浮现……我在不断地思考:闵惠芬先生演奏艺术的魅力何在?为什么一曲京剧唱腔音乐经二胡器乐表现后会产生如此的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器乐演奏声腔化”与我国古代“唱调”的渊源——听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二胡专场音乐会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6年 第4期 108-111页
作者:徐元勇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闵惠芬老师以器乐演奏声腔化为主题举办了二胡专场音乐会暨闵惠芬二胡艺术学术研讨会。音乐会上声腔化的典型范例《游园》等作品,不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民族拉弦乐器声腔化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让我们感知到了古人对“唱调”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闵惠芬二胡艺术的“声腔化”与“润腔”研究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8年 第10期 157-159页
作者:吴瑕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闵惠芬的二胡艺术特色在众多学术研究中通常被以声腔化或润腔加以描述,而且在描述过程中存在异和重叠现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在同一研究中同时论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使得概念模糊、意义不清,在此情形下去概括闵惠芬的二胡艺术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思考与认识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 第2期 164-168页
作者:胡志平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武汉430060 
"器乐演奏声腔化"是闵惠芬先生从1975年至今在二胡演奏艺术领域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十年来,她从学习演奏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戏曲、说唱、民歌和器乐乐种到移植改编和融会贯通,始终贯穿着一个从学习实践到创新实践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胡演奏声腔化”的文内涵与现实意义
收藏 引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 第1期 139-147页
作者:刘贝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 
自闵惠芬先生提出"二胡演奏声腔化"以来,尽管在音乐院校二胡演奏专业教学及相关理论研究中,对这一理念不乏探索的热情和尝试性应用,然而,从学理上对于如何界定其概念的内涵,却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试图从音乐美学、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器乐声腔化演奏的实践探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9年 第23期 61-62,86页
作者:宋军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器乐演奏声腔化是由已故二胡大师闵惠芬提出的重要命题。近年来,我国民族音乐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乐器演奏者和经典的民乐作品,一派百花争鸣态势。而“器乐声腔化演奏”这一概念充分发扬展现了民族乐器声腔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声腔化”艺术刍议
收藏 引用
《北方音乐》2019年 第17期39卷 91-92页
作者:张静 薛首中太原师范学院 
声腔化艺术本是声乐领域中的一个专有术语,最初指戏曲艺术中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随着这一词汇在概念上的不断扩大,理念及内涵开始在众多不同的艺术领域中予以渗透。我国民族器乐的创作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取材于戏曲音乐,因此声腔化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器乐演奏声腔化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9年 第29期 57-58页
作者:孙磊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 
明代学者何良俊的传世笔记《四友斋从说》中曾这样说:“善吹笛管者,听人唱曲,依腔唱出,谓之唱调。”在笔者看来,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与如今“器乐演奏声腔化”这一观念是相同的,被学者何良俊称为“唱调”的艺术表演形式正是器乐演奏“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闵慧芬“二胡演奏声腔化”探析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 第2期 45-47页
作者:王琳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辽宁沈阳110015 
笔者以闵慧芬的"二胡演奏声腔化"为题,进行研究,以其代表作《寒鸦戏水》、《宝玉哭灵》为例,以点概面的分析闵慧芬"二胡演奏声腔化"的演奏手法及艺术特色,探寻闵慧芬二胡演奏中的"声腔化"理念,以及对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