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声音形象"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浅谈藏语配音语言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 第Z1期 28-28页
作者:扎西次仁西藏电视台译制部 
我参加配音语言艺术创造已有十几年了,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同志一起配戏,这是一段震撼人心的感情重头戏。这位老同志声情并茂,配得非常投入,我站在身旁听着,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当再次监听的时候,发现配出来的声音形象竟与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思想结构
收藏 引用
《新世纪剧坛》2011年 第3期 53-54页
作者:殷宁辽宁歌剧院 
人们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行动。由于人们接触声乐的经历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甚至每个人的嗓音条件的差异,对声乐的感觉也就不同。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思想,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形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声扩音与文艺演出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1989年 第1期 34-34页
作者:谭兴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声"技术已成为各种戏剧歌舞演也中处理和调解音质、扩大音量的重要手段."电声"扩音不仅是为了把戏剧、歌舞在舞台上演出的自然声源放大,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舞台环境,对演唱者和表演者的声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听觉感知理论的短视频声音传播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23年 第12期 101-105页
作者:孟越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 
短视频塑造的声音形象有别于传统影视声音模型,其是对声音的听觉感知功能的延展,呈现出新的形式与内涵。提升短视频创作者对声音设计的重视度,对拓展个性化创作空间、改变受众的听觉习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铜管乐吹奏的“气速、气量”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 第3期 40-41页
作者:类维东 
气流速度和气流量的多少,是铜管乐发声的动力核心。 对于它们的相对应用决定着声音的质量,演奏者应从传统的机械学派走出来,在心理、生理和现代审美观的角度进行自我体验和追求。 常规性的管乐学习基本都单纯地、机械地聚在与生理器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歌唱中的乐感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S2期 159-页
作者:陈小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通常会有人认为乐感是歌者对歌词的理解力,或是歌者自我投入所产生的表演效果,这些理解较为片面浅显。一、对乐感的理解乐感二字全称应为“音乐感染力”。常听到的“韵味”、声情并茂中的“情”、“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等词语都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演播与配音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3年 第2期 36-36页
作者:张筠英 
演播与配音虽然同样是通过电声的语言艺术,但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一是创造性与借鉴性。演播与配音者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劳动,都是把书面语言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劳动。译制配音是有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借鉴的创造性劳动,而演播在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告播音及其技巧运用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2002年 第10期 38-页
作者:郎彩霞 蒋善铭富阳市广播电视局 
广告播音是播音创作形式中的一种,它需要有较强的语言基本功和表达技巧.笔者在基层广播电视台从事广告工作多年,在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广告播音有其独特的技巧要求,它脱胎于传统的播音创作形式,要求播音员客观准确地把握并运用一些特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教大专班艺术课教学新探
收藏 引用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 第5期20卷 58-58页
作者:李国达 
艺术课程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出现的新型课程,也是小教大专班新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视觉形象声音形象充斥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感受、筛选、解读和创造这些形象的艺术能力,就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
收藏 引用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年 第2期 105-105页
作者:张沛芳西安体育学院艺术系 
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了做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