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外国记者"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传播——针对外国记者影像记录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国际传播》2022年 第5期 70-80页
作者:郭少飞 陈玥桦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东南大学 
影像是中国共产党话语的独特记录方式,是党对外形象传播的重要表达形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的延安,一些外国记者以影像为载体,真实而深刻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英勇抗战、文艺生活、民主氛围等时代图景,传播了延安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国同行打交道的学问
收藏 引用
《新闻战线》2013年 第3期 14-17页
作者:祝寿臣中国记协书记处 
中国记协是中国"记者之家",也是外国记者之家"。打交道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与人打交道,要讲究艺术,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记者打交道更要讲究艺术。我在中国记协工作10年有余,一直负责对外新闻交流工作,多少也有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春丽:人生从凌晨开始(下)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3年 第2期 14-15页
作者:江涛 
1989年11月,宋春丽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出访美国、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宋春丽以征服人心的微笑与坦诚的语言,回答了有关中西方电影的不同艺术价值的提问,她对中国电影所持的充分信心令记者折服。 她有资格向世界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埃德加·斯诺的采访艺术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9年 第9期 105-106页
作者:郭小良 吕夏汀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不顾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成为第一个成功采访红色中国的外国记者。在陕甘宁边区四个月的实地采访中,斯诺与军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战斗、生产和生活情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腾挪跌宕 尺水兴波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96年 第3期 15-17页
作者:黄家雄 
评论的立意不仅要深,而且要丰富多样,要达到这种美,一个重要方面,靠美妙的艺术传达。 对于艺术传达,古代作家和文论家向为重视。刘熙载说:“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之长篇,此如黄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然即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民族文化史册上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1992年 第6期 10-12页
作者:陈昌本文化部 
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一次情况介绍会上,一位外国记者询问这次艺术节在中国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我作为第三届艺术节组委会的副主任,不能不作答.我说:"56个民族派出自己的演员同台演出,这在新中国民族文化史上,是第一次!"匆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总统初选采访记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1992年 第5期 32-35,1页
作者:朱幸福<文汇报> 
●《文汇报》驻外记者朱幸福,在国外从事采访活动多年。数年前,菲律宾发生兵变,朱氏冒着生命危险上街采访,写就《菲律宾兵变目击记》,获得“轰动效应”。前年,朱氏移驻华盛顿。今年初,他偕夫人访问美国一些地方,采访美国总统初选情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闻报道也可提倡设置悬念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1989年 第10期 41-42页
作者:林永年浙江日报 
悬念,是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新闻报道要不要设置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订单拿到手软朝鲜成“世界动漫工厂”
收藏 引用
《环球财经》2009年 第11期 80-81页
作者:高韬《环球财经》编辑部 
“请问,这里有《猫和老鼠》的CDUS?”“没有。”女售货员迟疑了一下,犹豫地回答了眼前的外国记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传播的“他塑”艺术及其当下启示
收藏 引用
《传媒观察》2017年 第10期 70-72页
作者:李青林 丁晓京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国民党军事上的包围、经济上的封锁和新闻舆论方面的打压,漫天的谣言严重扭曲我党的形象。为了摆脱舆论困境,使根据地的真实状况为外界所知晓,我党想方设法,借助一批优秀的外国记者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