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外显攻击性"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归因方式在挫折情境与青少年内隐、外显攻击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年 第4期31卷 353-358页
作者:成秀梅 年彦娜 汪立群 李杰内蒙古医科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呼和浩特010059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中共乾县县委党校咸阳713300 
目的探讨一般攻击模型框架下挫折情境、归因方式对青少年内隐、外显攻击性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筛选出具有内、外归因倾向的青少年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有挫折、无挫折)×2(内归因、外归因)混合试验设计,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收藏 引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 第5期26卷 489-494页
作者:魏华 张丛丽 周宗奎 金琼 田媛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学生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 第4期 30-31页
作者:李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随着青少年暴力攻击事件日益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成为关注重点。本文通过调查与实验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内隐攻击性的倾向,且无显著别差异,但外显攻击性表现不强,在具体方式上有别差异,并发现了与高攻击性有关的某些人格特征,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6期31卷 90-94页
作者:范丽恒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探讨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别:男,女)×2(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长期,短期)的组间实验设计,对122名符合实验研究之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