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大众意识"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建构影像传播历史的大众意识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07年 第5期 169-171页
作者:周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编导系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留下了各种样式的文献和记载,以作为印证和检讨自身存在的参照,使文明得以传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自我表征模式与大众意识裂变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 第2期25卷 71-77,173页
作者:方成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外语研究>编辑部 
本文通过对德莱塞自传体小说《“天才”》的阅读 ,探讨美国 19- 2 0世纪之交作家的自我塑型过程。笔者把德莱塞的经历作为记录当时社会进程的“文化地震仪”,集中分析了作家艺术审美的形成及裂变与美国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作家自我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才”》:艺术审美的异化与大众意识的裂变
收藏 引用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18卷 53-55页
作者:邹莉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重庆400031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的自传体小说《“天才”》一直备受争议。他以辩证的认识,多维地处理了他的创作对象。他摈弃了片面性和绝对性,使善与恶、自然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在《“天才”》中辩证地统一起来。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美国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大众设计意识的内涵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 第11期 45-45页
作者:谢明月 黄琪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在我们现在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设计对我们来看很多时候是随心而欲,从自己的想法、创意进行设计,但对于现在的设计来说追根到底还是要面向大众,服务于大众的。大众作为我们在设计中一个消费对象,同时也是在设计中作为最基本的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业出版 大众意识——由《美丽家居》丛书畅销想到的
收藏 引用
《出版参考》2004年 第27期 16-16页
作者:舟自横 
相对于整个科技类图书市场,建筑类图书品种不多,整体品种规模也不大,市场竞争也相对较弱,专业图书如何进一步打开市场,扩大影响力?沈阳大学艺术学院室内设计,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设计系列丛书《美丽家居》的畅销给我们以启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通俗小说的程式化与情感表现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1998年 第3期 27-32页
作者:孙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7年度电影的创新与突破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8年 第2期 46-49页
作者:陆绍阳 马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00871 《综艺》杂志100045 
可以说,中国电影新一轮创新热潮正在形成。纵观2007年度的电影创作,艺术家进一步强化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大众意识,拍出了一批贴近现实、思想深刻、形式新颖、意味隽永的作品,从创新的力度和效果看,已大大超越了前几年的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漫“他者”形象特质探析
收藏 引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 第3期35卷 116-120页
作者:徐红艳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动漫作品中的“他者”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既体现出异质文化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本土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想象性建构,又能显现出同质文化中的话语建构功能,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动漫作品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符号美学看艺术与产业的融合:评赵毅衡《符号美学与艺术产业》
收藏 引用
《符号与传媒》2024年 第2期 232-241页
作者:李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艺术与工业、商品、经济的关系一直是艺术理论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通过强调作家、演员等艺术从业者的“生产劳动者”身份,揭示艺术必然会卷入经济活动的社会现实。一个世纪之后,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阿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逝去”的大师,若即若离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4年 第1期 11-12页
作者:王宗亮 
与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这两位近期在亚洲“活动频繁”的推祟“大众意识”的艺术家不同,今年还有两位不同程度主张“精英艺术”的“逝去”大师从此将离开我们的视线,其中有两位尤为值得我们“纪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