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大腔戏"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永安大腔戏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数据库建设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剧》2021年 第12期 71-73页
作者:谢笑莲三明学院图书馆 
永安大腔戏享有"剧活化石"之称,亦享有"带泥的古莲花"之美誉。作为弋阳的一个支流,永安大腔戏的表演、唱等都是明代剧的珍贵遗存,是深藏福建中北部的中国剧艺术瑰宝,是研究中国剧史、文化史、社会生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永安大腔戏的音乐特色及传承
收藏 引用
《中国剧》2020年 第2期 85-87页
作者:唐进宝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形成于永安青水丰田村的大腔戏,由于封闭式地理环境及特有的传承方式,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唱特点,为研究中国的古老剧种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永安大腔戏因独特的音乐唱、器乐伴奏、传承方式等特色,使得这一原始、粗犷、古朴的古老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平大腔戏及其艺术形态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剧》2022年 第1期 93-94页
作者:刘维艳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四平大腔戏是流行于福建的两个古老剧种。四平又称庶民、素平、说平、赐民,流行于闽北政和、建瓯,闽东的宁德、屏南、寿宁、福安、古田、福州,以及闽南的漳浦、平和、长泰等地区。大腔戏,因用嗓唱高鼓演奏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腔戏在福建永安的传播与接受
收藏 引用
《三明学院学报》2015年 第1期32卷 95-100页
作者:郑顺婷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大腔戏源于江西的弋阳,属弋阳诸的一个流派,明代中叶传入永安,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永安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诞生期、鼎盛期、衰落期、濒危期四个时期。虽然目前正处于濒危期,但总算得以保存和流传。这归功于大腔戏在永安青水丰田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弋阳古韵 稀声——永安大腔戏《白兔记》演出观感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08年 第3期 22-25页
作者:叶明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大腔戏,是福建地方剧种之一,它源于明代弋阳,是弋阳流传福建闽北山区的遗存形态。大腔戏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它没有专业剧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弋阳活化石大腔戏传承与传播动力略论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1期 42-46页
作者:邓天杰 陈意姜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大腔戏产生于明代,因鼓唱,嗓子唱高的特点而得名,是弋阳的活化石。至今福建省永安市丰田村、田县岬头村、黎坑村、德安村都还有保存,每年都有演出。与地方民俗宗教信仰的结合,独具特色的宗族传承,严苛的拜师学艺传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闽中杂剧作场遗存及艺术形态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国剧》2022年 第10期 68-70页
作者:陈翠菊菲律宾女子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田、永安、尤溪、沙县、三元位于福建的中部,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闽中是沟通福建东西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通道,至今还有古老的大腔戏、小、高甲、汉剧等曲遗存。2009年前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罗金满博士在田、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弋阳遗韵 闽中大腔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剧》2020年 第3期 92-93页
作者:尚娜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弋阳源于南,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曲声。明、清两代,弋阳以其"错用乡语""改调歌之"的艺术特色,在南北各地传播发展,推动着我国民间曲的发展进程。福建与江西毗邻,弋阳传入不仅时间较早,而且流传广泛,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剧新韵——中国四平学术研究讨会述评
收藏 引用
曲研究》2007年 第1期 372-382页
作者:付华顺福建省艺术研究所 
2006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研究所与福建省文化厅、屏南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四平学术研究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召开。来自湖南、浙江、广东、江西、重庆、福建等省市及日本、台湾的近百位曲研究者云集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彩的永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收藏 引用
《福建乡土》2016年 第5期 35-37页
作者:戴中平 
永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用'多姿多彩'一词来形容,不为过。就拿已申报成功为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傀儡'、'安贞旌鼓'、'龙角舞'、'闽派古琴艺术'、'唱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