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大萧条"
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萧条时期的社会景观——雷金纳德·马什30年代的绘画
收藏 引用
《世界美术》2012年 第2期 57-62页
作者:董虹霞太原理工大学030600 
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画家雷金纳德.马什20世纪30年代的绘画。首先对马什的成长经历和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其次,梳理了3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绘画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指出马什的现实主义绘画的独特之处;在此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7年 第7期 3-8页
作者:唐朋 姚伊琳 周仕德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广东湛江524048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偏多,涉及的经济概念理论性较强,因此上好本课对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将本课内容进行了整合,重新设计了教学的思路,在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30年代大萧条下美国电影的资本结构与产业格局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9年 第4期 26-31页
作者:王霞 孙冬梅 林琳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00082 
在消费市场面前,好莱坞电影尽量将自己的文化产品——不同类型的电影文本都装饰为值得一做的梦,但好莱坞从没放松对自己的产业性质和大众文化性质的清醒认识。本文以金融危机波及电影产业为发问点,从产业上游——资本和格局来展开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7年 第11期 15-23页
作者:王叶军 王英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绍兴312030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自今年5月开始,笔者着力研究《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不期在《历史教学》2017年第7期读到唐朋老师为主的一个设计和两篇短评,有意犹未尽之感,故草就此文,希望有一鳞半爪触发读者感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手车电商的大萧条时代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文摘》2020年 第9期36卷 68-70页
作者:秦卓 寒冬(图)不详 
“五年前,你觉得京东‘烧钱’吗?十年前,你觉得淘宝‘烧钱’吗?”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优信二手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琨被质疑,优信二手车“烧钱”做广告意义何在时,他如此反驳。不过几年之后,这样的自信开始消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融资本寄生性积累的债务通缩趋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大萧条的成因探析
收藏 引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年 第4期42卷 48-58页
作者:宋朝龙 吴迪曼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金融资本积累具有从生产性积累向寄生性积累偏移的内在趋势,这表现为创业利润的获取从推动技术革新为主向以推高证券价格为主偏移,信用制度从支持生产向支持虚拟资本交易方向偏移,金融创新从方便资本动员向金融赌博和金融欺诈方向偏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大萧条成因和类型的经济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广西教育》2010年 第27期 70-72页
作者:温少展广西艺术学院 
在经济自组织系统范畴内,信贷在生产—消费结构内外的大肆扩张、财富结构与生产结构的不匹配、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造就了泡沫化繁荣。股灾导致整个经济泡沫破灭。泡沫破灭毁坏了旧有的生产—消费膨化结构,清除不良资产、清理债务链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以 “大萧条下的罗斯福新政”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 第12期 16-19页
作者:胡彦杰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历史理解是指将史事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历史解释就是创造性地重新理解历史。怎样为理解而教?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认为,教学设计应该避免"以教师为中心、从入口出发、为知识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 第8X期 14-16页
作者:杜光华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76500 
教学思路分析关于“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回归历史中融入历史 在感受真实中生成认识——《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感悟
收藏 引用
《山东教育》2014年 第1期 96-97页
作者:郭玉军高青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将有助于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