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大连化物所"
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连化物所实现二维硫化钼共限域钴/硒双原子“里应外合”高效催化电解水析氢
收藏 引用
《化工新型材料》2020年 第10期48卷 299-300页
作者:新型不详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在酸性电解水析氢(HER)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基于二维硫化钼(MoS2)的三原子层结构特性,将Co和Se分别限域在其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整体成型的碳纳米催化剂
收藏 引用
《化工新型材料》2021年 第10期49卷 272-273页
作者:新型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电镜技术研究组副研究员刘岳峰等设计并制备出整体成型的碳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用于连续式工况条件下高效催化转化工业气中高含量硫化氢。该材料适用于高氧气含量、高CO_(2)含量、高水汽含量等复杂工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设计开发出具有K^(+)高效传输能力的离子传导膜
收藏 引用
《膜科学与技术》2023年 第2期43卷 86-86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团队与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合作,在离子传导膜材料的结构设计与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设计膜内离子传输通道,实现了K^...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 第2期43卷 320-320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领导的太阳能研究部继发现BiVO4等半导体的不同晶面间电荷分离效应后(NatureCommun.,4,1432,2013),相关研究工作又取得新的进展。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剂的不同晶面之间电荷分离效应,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杨维慎等完成无机膜项目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收藏 引用
《膜科学与技术》2016年 第1期36卷 29-29页
作者:杜伟 李先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网2016年1月8日讯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获进展
收藏 引用
《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 第6期43卷 1476-1476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李灿院士领导的太阳能研究团队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以Ta3N5为基础的半导体光阳极研究中,发现"空穴储存层"电容效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共轭微孔高分子应用于水处理研究获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 第6期43卷 253-253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动力学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邓伟侨等在共轭微孔高分子应用于水处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上。目前地球上有超过1/3的人口仍然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如何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锌溴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获进展
收藏 引用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6年 第3期36卷 331-33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张华民、李先锋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锌溴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锌溴液流电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电解液成本低的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用于天然气脱CO2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中试成功
收藏 引用
《人工晶体学报》2013年 第11期42卷 2417-2417页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膜技术研究组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共同研发的用于天然气脱CO2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中试分离系统(MBC系统)研制成功。此系统设计压力6.6MPa,运行压力5.7MPa,可以把天然气中CO2含量降至1%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连化物所设计开发出高稳定性钠离子电池用含氟阴离子组分的醚类电解液体系
收藏 引用
《膜科学与技术》2024年 第1期44卷 44-44页
作者: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蔺洪振研究员合作,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性价比高等优势,在中低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