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天花粉蛋白"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天花粉蛋白的盐酸胍去折叠过程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 第4期20卷 492-494页
作者:卞为东 黄岳顺 孙素琴 周群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和园二色光谱研究了新天花粉蛋白的盐酸胍去折叠过程。结果显示 :新天花粉蛋白的盐酸胍去折叠是一个只包含天然蛋白和变性终态的二态过程 ,与已经报道的天花粉蛋白的盐酸胍去折叠过程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FTIR光谱法研究天花粉蛋白的热去折叠过程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 第4期20卷 471-473页
作者:卞为东 孙素琴 黄岳顺 周群 胡鑫尧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 
本文利用FTIR光谱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解析技术 (二阶导数、去卷积和曲线拟合 )研究了天花粉蛋白的热诱导去折叠过程。结果表明 :在 2 5~ 85℃温度范围内 ,天花粉蛋白的热去折叠是一个不可逆的分子间聚集的过程 ;二级结构随温度的变化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花粉蛋白Y14F/R22L定点突变及其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8年 第3期14卷 264-268页
作者:姚宏兵 吴伸 董贻诚 邵鹏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学生化系 
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天然天花粉蛋白(nTCS)基因在Tyr14和Arg22两个保守残基处同时进行定点突变,即Tyr14变成Phe,Arg22变成Leu,然后克隆到pET-8c高效表达载体上,构建成重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花粉蛋白结构基因的重新设计、全合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5年 第1期5卷 114-118页
作者:陈海宝 夏懿 荆军平 蒋昆 鲍建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化学实验室上海200032 
α-天花粉磺白(α-Trichosanthin,缩写α-TCS),通常称之为天花粉蛋白,是从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块根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用于中期引产、抗早孕和治疗滋养层恶性肿瘤的活性蛋白。分子生物学研究指出α-TCS属于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花粉蛋白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收藏 引用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 第4期20卷 357-359,365,I0003页
作者:安群星 穆士杰 张献清 陈蕤 吴原茹 夏爱军 雷迎峰 黎志东 徐志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输血科陕西西安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 
目的:构建天花粉蛋白(TCS)突变体,并将其在原核系统内进行表达及纯化。方法:借助计算机预测TCS可能的抗原决定簇(YFF81-83)并设计出适当的突变引物。以栝楼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重组PCR技术扩增TCS突变体全长基因,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研究报告具有抗HIV活性的突变型天花粉蛋白TCS_(YFF-KR)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收藏 引用
《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 第1期19卷 5-7页
作者:安群星 贾宁 张献清 陈蕤 夏爱军 易静 穆士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输血科陕西西安710032 解放军总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科北京100853 
目的:构建具有抗HIV活性的突变型天花粉蛋白(TCS),并将其在原核系统内进行表达与纯化。方法:借助计算机预测TCS分子上可能的抗原决定簇(YFF81-83和KR173-174),并依此设计适当的突变引物;以栝楼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重组PCR技术扩增双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分离工程综合实验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 第4期30卷 140-143页
作者:赵东旭 罗爱芹 李春 张建丽 周晓宏 杨新芳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100081 
加强对生物分离工程综合实验的设计,是强化学生系统性认知能力、工程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以天花粉蛋白为模型,提出了其提取、分离和纯度检测的操作单元及相应的实验内容,并应用于研究生的实验教学,达到了预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空生物实验揭示生命奥秘
收藏 引用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2006年 第3X期 86-87页
作者:吕爱忠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 载有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肿瘤微环境双重响应性的智能型蛋白毒素给药系统的构建和表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年 第11期31卷 1297-1301页
作者:谭娇 陈应之 蔺婷婷 梁剑铭 杨永新 孙逊 黄永焯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都610041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201203 
目的利用蛋白重组技术和PEG定点修饰技术,制备具有肿瘤微环境双重响应性的智能型蛋白毒素给药系统。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的C端引入天冬酰胺内肽酶(legumain)的底物天冬酰胺肽段和半胱氨酸残基,将所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