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太平经"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太平经》的人学思想“中和之道”
收藏 引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10期24卷 23-26页
作者:岑孝清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太平经》的中和思想可称为"中和之道",它包括"阴阳中和"与"天道中和"。中和之道的内容很丰富,其理论特征有宗教性亦有哲学性,但宗教性是基本的。从当代哲学思想看,"中和之道"讲的实际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平經》字詞校釋四則
收藏 引用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5年 第2期 334-342页
作者:張文冠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語言研究所、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 
道教的早期經典《太平經》,文字颇多訛誤,語詞亦有费解之處,當今學者的研究成果常有分歧,凡此皆需予以校訂辨析。文章對《太平經》中的'瞑怒'、'伭'、'投擗'、'愚'等字詞詳加考辨,以辨證歧誤,疏通文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教与我国传统文化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1989年 第3期 102-108页
作者:李养正中国道教协会 
一提起我国的传统文化,似乎仅是指儒家文化,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乃是诸子百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特别是指儒释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其涵容十分广泛,包括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道德观念、民间风俗、古代科技等等。道教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瑞兽——“熊”图像考释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四川文物》2011年 第2期 53-57页
作者:杨孝军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本文主要以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熊图像为研究对象,对图像的内含、意义进行梳理与考释,"熊"不仅表现的是图腾崇拜,更是两汉时期具有重要地位的特殊形象,背后关联着汉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反映出《太平经》和董仲舒哲学思想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羲之的道教文化背景特色
收藏 引用
《学海》1993年 第3期 26-29页
作者:钟来因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的书圣,又是千古名篇《兰亭集序》的作者。他在书法艺术、散文创作上的伟大创造,得益于他的道教文化背景。本文首先介绍在南北文化交流的开放的时代,王羲之如何从原始粗鄙的五斗米道道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视道教音乐研究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 第4期 3-3页
作者:赵沨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大体说,不外三个途径:一是思辨的、哲学的和宗教的途径;二是生产的、实践的和科学的途径;三是艺术的途径。所以,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虽在人类已进入太空的今天,人们对之还有着广泛的兴趣。从中国的文化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汉画像石中“祭案”与“庖厨”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淮海文汇》2013年 第5期 29-32页
作者:杨孝军 郝利荣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在汉代画像石墓葬中,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图。从丧俗研究出发,祠堂是祠祭死者的重要场所,墓室是墓主灵魂的安乐处;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