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娄师白"
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娄师白:大身后的大
收藏 引用
《山西老年》2014年 第9期 28-29页
作者:吴志菲 
社会上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评价画家成就的话:齐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由此足见娄师白在当今画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字即恩石大所起,70多年来娄师白牢记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霜却见枫林醉 老辣诗心笔墨中——浅谈娄师白先生的绘画品格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06年 第6期 133-135页
作者:莫各伯 
绘画当然首先要让人怡情悦目。但是在品评绘画时,如果只以怡情悦目作为品评标准,那就未免显得肤浅了。而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如果他的绘画表现只停留在“画得像”、“画得好看”,那就还是初级阶段,还未能进入艺术的高位思维。中国画家在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有弟子传芬芳——娄师白对齐石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06年 第6期 69-73页
作者: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 
著名画家娄师白先生,1918年生于北京,原名绍怀。他1932年十四岁便跟随现代中国画大石学画,1934年十六岁正式拜,成为年逾古稀的石老人的入室弟子。1937年石老人把绍怀更名少怀,号(意即石)。娄师白随侍石老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草木写照,鸟兽传神——著名国画大娄师白评苗德志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06年 第4期 b0007-b0008页
近些年来,书画家苗德志的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中获奖,入选,去年,他的作品又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馆收藏,苗德志愈来愈被社会所重视,近日,他的作品又在大型拍卖中高价位成交,可谓赢得了专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笔墨当随时代——谈娄师白的艺术及其时代意义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06年 第6期 87-91页
作者:邹跃进 
但凡考察文人画历史,便会发现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中,题材和风格都产生了明显变化——从孤傲的脱俗之景、之境、之趣,转向了亲切的日常生活世界。后者以齐石创立的“齐派”为代表。而娄师白作为追随石老人长达二十五年的入室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贵的探索——读《娄师白作品集》的启示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06年 第6期 113-117页
作者:李树声中央美术学院 
娄师白先生是当今画坛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画家之一。他的名字是和齐石老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娄师白十四岁开始认识齐石,十六岁正式拜学画,被齐老接受为入室弟子达二十五年之久。齐老逝世之后,娄师白又把弘扬齐派艺术作为己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画大娄师白先生作品赏析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06年 第6期 46-48,53页
作者:陈雄立 
老画家娄师白先生今已九十高龄,除去饮酒不比当年,而对艺术与生活的兴趣犹胜当年。老先生几次旅居加拿大时,甚至对驾驶汽车产生了浓厚兴趣。翻开老的大画册,你会被一些不被画家们习以为常的题材所吸引:成群结队的南极企鹅,朴拙雄健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门客之君子”——娄师白与他的老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06年 第6期 49-52页
作者:李松 
1973年10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以国务院文化组名义举办的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和户县农民画展的中国画部分,展出有一幅与"文革"当时美术创作取材迥不相同的画:《鸭场归来》,作者为北京画家娄师白。作品以清新的画风,和可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拓美寓心声——记娄师白先生在北京画院一次艺术讲座
收藏 引用
《新美域》2006年 第6期 121-121页
作者:杨达林 
列位,您见过齐石吗?您见过齐石是用什么笔作画吗?您见过齐石是怎样濡笔运墨而生发出风采吗?相信一定会有人叹惋、痛惜。可是您别着急。当代花鸟画齐派艺术传人、从十六岁始就成为石老人入室弟子、现已九十高龄的娄师白(原名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春长驻魏喜奎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0年 第1期 52-53页
作者:姬威 
早就仰慕魏喜奎女士这位曲艺、曲剧两栖的著名艺术家;最近又在电视台播放的节目里,几次看到她的倩影,听到她的清歌。由此使我产生拜访她的念头。知道她已逾花甲之年,又见她的名字近时一直没有在剧团的演出广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