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媒介建构"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现代性的媒介建构:1930年代上海《大陆报》中的家装设计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21年 第6期 108-115页
作者:丁俊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媒介中的家装设计现代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机械印刷时代,以《大陆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全面反映并建构了人们如何认知家庭装饰。文章从《大陆报》开办的专栏主图中解读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分为现代设计风格的涌现、装饰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文化符号的媒介建构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 第4期37卷 16-21页
作者:于丹 朱玲 刘人锋 余灵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 
城市与文化符号这二者紧密相连,在城市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中,大众媒介已经成为重要的渠道。为了科学调查民众眼中的北京文化标志,以及大众媒介对文化符号的建构作用,本次研究运用量化方法,采用李克量表测量91个文化符号对北京文化的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建构下北京公共空间艺术活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收藏 引用
《科技传播》2024年 第23期16卷 120-124页
作者:葛梦佳 冯琴 夏玉霖北京工商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以北京公共空间的艺术活动媒体推文为分析对象,运用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结合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方面,对北京地标性公园官方媒介平台的图文内容进行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建构下的青年就业形象研究——以中国教育频道《职来职往》为例
收藏 引用
《传播力研究》2020年 第22期4卷 32-33页
作者:刘悦欣 王焜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教育频道推出的《职来职往》是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该节目旨在帮助青年求职者考评专业技能,为求职者提供平台与职场精英面对面交流。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职来职往》为观众播出了许多职场面试的录像信息,舞台上的求职者们也为青年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书法艺术媒介建构与传播研究
收藏 引用
《传媒论坛》2024年 第5期7卷 89-91页
作者:潘书惠 易蔚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 
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书法艺术媒介建构与传播现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全球化趋势下,书法艺术媒介面临着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障碍,需要寻找有效的文化转化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兴起给书法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符号、物质性与实践:媒介建构现实的三个向度
收藏 引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5期25卷 71-76页
作者:周正安徽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合肥230001 
媒介可以建构现实世界已被学界一致认同。为考察媒介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媒介符号、物质性及实践三个向度为切入点,厘清媒介建构现实的具体方式、内在机制和不同特点,进而探究媒介建构现实的整体性,发现三个向度对现实世界建构的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建构视角下的新儿童观实践——以《儿童世界》(上海1922)为案例
收藏 引用
《出版与印刷》2023年 第5期 104-110页
作者:周婷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以《儿童世界》(上海1922)为案例,探究其中的新儿童观实践,解读五四时期儿童身份的媒介建构过程,揭示儿童报刊对儿童身份转变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梳理史料对《儿童世界》的办刊活动进行总结,并以媒介建构的视角分析儿童身份的书写。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孙悟空形象的多媒介建构
收藏 引用
媒介批评》2022年 第2期 199-212页
作者:姜文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孙悟空形象的多媒介建构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形象生成维度和意义生成维度。从形象生成维度来看,接受者有想象、观赏和介入三种“解码”方式。通过意义生成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孙悟空诸多形象变体背后不变的东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社交媒体场域中日常摄影的媒介建构逻辑研究
收藏 引用
《学术探索》2024年 第5期 65-71页
作者:李想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英国伦敦SE16SB 
当下摄影图像生产、传播与保存的单一性、单向性与私密性转向了泛众化、去中心化以及公开化,这意味着摄影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多方参与的实践活动。新闻纪实摄影作者身份的转变、摄影视阈的拓展以及个人视觉档案的公开使得摄影这一媒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融合到陌路:“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媒介话语建构的比较
收藏 引用
《新媒体与社会》2017年 第2期18卷 46-57页
作者:黄谷香 姚君喜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的媒介话语既相似又各异,两者从融合到陌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考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它们的媒介话语建构中,社会话语、官方话语呈现出联动状态,推动媒介话语建构媒介不仅生产话语符号,还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