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子君"
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穿越百年的三代“子君”——从《伤逝》到《我的前半生》及其影视改编
收藏 引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 第3期44卷 41-45页
作者:李宏悦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作为独立女性符号代表的“子君”,百年来经历了鲁迅《伤逝》的初步塑造,亦舒《我的前半生》和同名影视改编的两次重塑。“子君”行走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80年代的香港地区以及21世纪的上海,构建起三代女性在面临婚姻变故时的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子君”到“婵娟”探析施光南歌剧中的女性角色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5年 第7期 115-117页
作者:薛敏广东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子君"和"婵娟"分别是施光南的两部歌剧中主要女性角色,施光南用不同的音乐构思和音乐布局塑造了这两位女性。在百年歌剧创作历史中,无数的女性角色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但"子君"和"婵娟"这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沉落——杜十娘与子君形象比较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7年 第23期 109-110页
作者:曾琪东华理工大学文法艺术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处于不同历史背景之下的杜十娘与子君,在追求爱情和自由的时候都表现出巨大的勇气,显示出女性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但在强大的男性中心社会的围攻和胁迫之下,子君又回到了女性传统角色中,变得平庸而又脆弱;相比之下杜十娘却是清醒而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娜拉、子君到曾令儿——浅论女性解放与爱情悲剧
收藏 引用
《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 第1期 69-74,63页
作者:陆文采 孙玲 
有人说对妇女的尊重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马克思也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致路德维希·库格曼》),说明了妇女问题的重要性。文学源生活,是高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正象千百年来妇女要求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演子君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0年 第S1期 66-67页
作者: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10月31日,河南首部小剧场豫剧《伤逝》在河南省歌舞剧院小剧场上演。该剧由孟华先生编剧、李利宏先生导演、汤其河先生作曲,我有幸在剧中饰演子君一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子君出走后——从“大女主戏”泛滥说起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17年 第6期 55-60页
作者:王欣然上海大学 
自2011年《甄嬛传》火爆荧屏之后,类似的电视剧便层出不穷。2017年此类剧目更是扎堆出现,有评论将其命名为"大女主戏",意即全剧情节以某一女性角色为中心展开,致力于展现女主角的个人成长史。2017年已经上映和预计下半年播放的"大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子君的爱情悲歌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0年 第18期 147-149,176页
作者:袁彤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删减后的青春校园版本的《伤逝》是以子君的悲剧为主线,并将高潮锁定在子君不得不回去的“不幸人生”中。歌剧利用四季将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剧展现的淋漓尽致,被现实一次次击倒的子君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锋芒,最终在冷漠的世界中决绝的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子君与安娜爱情悲剧的真实镜像探求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年 第7期 149-150页
作者:李海燕 蒋清凤南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传播系530226 广州广东外语艺术职业技术学院510620 
本文以爱情为切入点,从女性主义角度论述托尔斯泰和鲁讯笔下的安娜和子君的爱情在不同背景下的文化本质,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女性之爱情悲剧在于其独立人格虚无造成的人身依附以及男性的责任推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子君之死”是一个杰出的艺术范例
收藏 引用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2期18卷 58-63页
作者:于三川 
本文说明,《伤逝》中子君之死在细节上的空白并非失误,子君之死有其深刻的必然性,不是某种观念的图解。并进一步指出,作品不仅揭露了封建势力对追求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们的迫害,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仅仅有爱是不够的,只有经受和战胜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子君之死”是鲁迅的一个艺术失误
收藏 引用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2期17卷 53-58页
作者:王钦峰 
本文认为:鲁迅的《伤逝》是一篇失败的小说。原因在于:从作品内部看,子君的死是不合逻辑、缺乏充足理由的,与其说子君的死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不如说,是作者本人执意安排了子君的死亡;从作品外部看,作者对于子君之死的安排其实是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