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某厚层富水杂填土建筑场地位于济南市黄河冲积区,杂填土层最厚处达13.2 m,含有大量建筑垃圾碎块,局部看可见大块碎块和钢筋混凝土块。项目拟建五个3~7层建筑物和一个负1层地下车库,基坑开挖最大深度6.80 m。通过对场地的勘察、强夯、孔内深层强夯桩复合地基、降排水措施和基坑支护设计等方面的全面展示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了最可行的孔内深层强夯桩的冲击成孔、管井的全护筒跟进旋挖钻孔等施工工艺和关键点,详细划分了强夯和基坑的范围,并深入探讨了管井降水系统应如何较好地配合强夯、孔内深层强夯和基坑开挖施工。以期为类似杂填土场地的建筑工程提供参考。
摘要:根据工业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高度低、单柱荷载轻、地面荷载重等特点,该文介绍了一种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适用于工业建筑地基处理的大直径DDC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经济性好、施工快、绿色环保等优点,值得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工业建筑地基处理中推广应用。
摘要:文章以某公寓为例,对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分别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和沉管法进行比较,之后再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使其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地基的沉降计算采用计算图的形式更加直观。
摘要:为了分析左权至涉县某公路沿线厚层煤矸石弃渣固废区采用深层孔内强夯法复合地基技术处治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室内基本工程性质试验,明确了煤矸石弃渣的密度、含水率、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然后采用FLAC3D数值计算分析了厚层煤矸石固废区路基的处治方法。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弃渣的密度变化区间在1.55~1.79 g/cm^(3),天然含水率变化区间为4.16%~5.61%,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平均值分别为22.82°和7.69 kPa。通过使用深层孔内强夯法,厚层煤矸石固废区地基承载力提升约1.9倍,沉降量减少约93%,明确了深层孔内强夯法复合地基技术可以处治厚层煤矸石固废区地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参数。
摘要:【内容简介】本书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2006)的主要内容编写而成。书中介绍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的概述、作用机理、散体桩的加固机理、散体桩复合地基及复合地基计算、工程设计、施工要点与质量检测、工程应用实例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