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孙甘露"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仿梦的语言事件——重解孙甘露的小说艺术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4年 第4期 12-17页
作者: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 
重读孙甘露早年的小说可以重温1980年代后期的小说语言变革。孙甘露的独特之处在于用仿梦的手法展开叙述,让语言进入梦境,使语言的自主行进获得了自由,也由此越过了旧有小说的规则。因为孙甘露的语言和形式突破,当代小说获得了更加宽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先锋的突围独舞——论孙甘露《千里江山图》的叙事策略
收藏 引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 第8期39卷 58-63页
作者:王桂荣 刘佳慧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孙甘露的先锋小说在技巧性、艺术性、文学性等方面展现出的叙事魅力毋庸置疑。在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中,他仍未放弃先锋的叙事实验,同时以另一种叙事姿态更为深刻且全面地展示出叙事大家的风采。他突破性地用简洁的语言掀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镜像、审美想象、视域交融的新历史叙事——论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
收藏 引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 第4期44卷 96-102,108页
作者:张丽军 李卓煌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传统展开了新的艺术向度。小说再现真实历史时空,暗含缜密详细的历史考据,实现了历史细节的高度真实。同时,互文手法与解谜游戏的创造性想象,展开了历史题材写作的全新辨析向度。宏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登春台》与新时代长篇小说的创作特征
收藏 引用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 第1期 66-71页
作者:颜水生扬州大学文学院 
自从进入新时代以来,“讲好中国故事”就成为中国小说家的共同追求,长篇小说创作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长篇网络小说和长篇科幻小说愈发繁荣,传统型的长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艺术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如梁晓声的《人世间》、陈彦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孙甘露与昆德拉——以《千里江山图》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3年 第2期 151-158页
作者:王金胜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自1987年韩少功和韩刚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至今,昆德拉在中国保持了一个持续的译介、阅读和阐释的过程,其作品深受翻译家、学者、作家和普通读者的喜爱。韩少功、莫言、王安忆、苏童、余华、毕飞宇、王小波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意义”中的“意义”--论孙甘露小说的叙事策略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2年 第3期 98-103页
作者:朴竣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孙甘露以其语言和叙事上的反叛性和试验性,曾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孙甘露的小说文本中,经常将叙事的“能指”和“所指”强行割裂,将完整的叙事剪成碎片再重新进行拼贴,文本叙事基本都是作者诗性感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千里江山”中的平凡平淡与诗情激荡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 第2期 32-33页
作者:王晓鹰不详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要改编孙甘露的小说《千里江山图》并邀我做导演,是在该小说荣获茅盾文学奖之前。得知小说获了奖,我的创作兴奋与创作压力同时大增。《千里江山图》小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惊心动魄又鲜为人知的一段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文学作品舞台化改编的探索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 第2期 30-31页
红色是上海的城市底色,同样也是上海舞台创作的核心气质之一。上海是《千里江山图》故事无可替代的发生地。孙甘露曾这样说:“我觉得上海大家都了解、都知道,就像你的一个恋人、一个爱人,她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上海。但是,和你的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台“朗读”与“表演”结合的话剧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 第2期 37-38页
作者:戴平上海戏剧学院 
甲辰初春,上海话剧中心出品的话剧《千里江山图》以独特的叙述和演绎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这是一出根据孙甘露同名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的话剧。故事以1933年初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瑞金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摹出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叙事与精神重塑——读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收藏 引用
《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 第5期 43-48页
作者:孙强 黄静姝西北师范大学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围绕“执行任务”与“查处内奸”两大核心事件,书写英雄群像的“人之精神”,寻访历史记忆,图绘时代风云,艺术呈现革命历史。小说以对历史的追寻和革命主题的理解作为内在的叙事动力,采用历史风物志的书写方式,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