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孤儿救祖记"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电影史中的儒家道德精神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6年 第2期 135-137页
作者:魏马江 李诗语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 北京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100871 
本文力图分析中国电影发展中儒家精神所扮演的角色。在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中,儒家精神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精神价值是如何在电影中呈现的呢?可以说,电影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生产形式,尽管它可能没有达到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戏曲到影戏:中国“受难叙事”的形成与演化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6年 第5期 151-157页
作者:何亮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受难叙事"是中国演剧叙事中的重要母题,本文对这一母题从戏剧传统到影戏传统进行梳理,总结其形成及演化的过程,试图梳理出"受难——抚慰"模式作为中国"叙事本体论的结构内核"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以及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论电影是什么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5年 第3期 94-97页
作者:李康生 卢康四川省电影家协会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电影本体是关于"电影是什么"哲学层面的探索,是形而上的哲思,而非形而下的策略。本体如同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衡量是非对错的依据与价值标准。电影本体类同于世界观,而观念则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电影本体的缺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克思主义史观观照下的中国早期电影史学写作——《现代中国电影史略》的历史研究方法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6年 第2期 144-146页
作者:郑睿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100029 
20世纪初期以降,中国学界经历了一场革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观逐渐传入。各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被广泛翻译,使中国学者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全貌,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苦情演绎的新突破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4年 第10期 161-163页
作者:郭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100024 
《三袋米》一片借用传统的"苦情戏"叙事模式讲述了一位母亲含辛茹苦供儿子读书的故事,虽然宣扬的是"教育为先"的主流意识形态,但突破了传统苦情戏中善恶分明的二元对立模式,再加上多维立体的人物塑造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都为其减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电影对儒家文化传统的现当代转化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6年 第11期 34-36页
作者:谭小建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 
中国电影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电影在世界中得到了推崇。中国电影与儒家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电影中突显出中国传统文化,把其民族特色进行彰显,才能够让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立足。儒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郑正秋电影创作简论
收藏 引用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 第2期13卷 34-39页
作者:陆宏绍 
郑正秋是我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先驱者之一,是著名的早期电影、戏剧艺术家,他一生编写和导演过的影片达五十余部,这些影片纪录了他创作思想发展的轨迹,也展示了他对电影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处女作《难夫难妻》 郑正秋原名芳泽,字伯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明星影片公司发展策略——以20世纪20年代为例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4年 第14期 56-58页
作者:尤佳 金晓非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19世纪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由于电影生产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同时也需要借助必要放映设施,以"群体性&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中国电影的人文主义传统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7年 第16期 96-99页
作者:王一如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电影是公认的西方文化的产物,电影发明十年之后(1905年)进入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逐渐发展起了中国自己的电影。电影是艺术,是反映人类生活与情感的艺术,与众多的艺术门类相同,它首先是人的艺术,是关于人的,人文主义是电影不可忽视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百年 万千气象——北京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系列活动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 第2期 64-69页
作者:章柏青 
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放映,于是,大观楼便被认定为中国电影的诞生地。100年后,大观楼被修缮一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