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学问之道"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重建书法教育的“通人之学”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3年 第9期 173-177页
作者:高世名不详 
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学问日渐疏离割裂,读书人不再以书法修身、立身,书法与日用之道逐渐分离;书法成为一专门艺术,与学问之道日益分离。书坛中人多不能为诗文,于思想义理亦不甚贯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湖深处的琴人雅事
收藏 引用
《金桥》2021年 第6期 98-101页
作者:郭曉娟 何延海不详 
学问之道,与人的心灵境界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重视对人生的理解,技法再熟也很难明了弹琴真正的妙趣。五月的大明湖碧波荡漾,晓风习习,黛柳如烟,美得恰到好处。自景区正南门进入,经水西桥向东行百余米,会看到一处院落安静地坐落在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构中国叙事学、文学发生学和版图学——论杨义先生的原创国学理论
收藏 引用
《岭南文史》2021年 第4期 71-77页
作者:凌逾华南师范大学 
学术研究多以古鉴今,少抚今追昔,因后者是更艰难的学术之路。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杨义先生的学问之道逆向行走:从鲁学到现当代文学研究,继而远征古代文学,走向绘制古今中国文学地图,溯源先秦诸子发生学,从文本中来,到理论中去,以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人的抱负——怀念郭预衡先生
收藏 引用
《励耘学刊》2011年 第1期 229-231页
作者:金宏达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师大的郭预衡先生,是我极敬仰的一位教授。郭先生以90岁高龄,不久前去世了。报上刊载的消息称,他撰写的《中国散文史》填补了研究空白,但似乎更引人关注的是,"恢复高考曾为北京市作文出题",题曰"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问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8年 第10期 15-15页
作者:陈四益 黄永厚 
在大大有名的演员和主持人白字连篇而不觉脸红的时候,我更时时想起高重实。他是在“文革”前期因为忍受不了折磨卧轨自杀的。真可惜,一个多么好的演员啊! 年轻一辈的人,哪怕是上海人,知道这位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的,怕也不多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问以问为主
收藏 引用
《现代人才》2013年 第4期 1-1页
作者:张首映 
学习以学为主,学问以问为主。这是学习与学问的根本差异。世界上一切知识都是通过学习学来的,一切学术成果都是通过学问问出来的。世界上一切优秀大学都是敢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学,一切学术大师都是勇于能于提出并回答重大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古”百议
收藏 引用
《大众考古》2015年 第4期 18-18页
考古发现的文化现象仅仅一小部分可以解读,还有多数不得其解。——苏秉琦(旧石器)考古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史前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过程的探索。一旦一个研究者熟悉了为解决适当考古学问题而采用的一系列技术,那么接下来就要利用这一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讨“食”文化对视觉传达教育的启示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 第10期 231-231页
作者:郑家园湖南师范大学 
"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灵魂之一,是人文与时代相结合的精髓。自古"食"文化善于从艺术、文化中提取精华,那么当今艺术、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在"食"文化如珍宝般丰富的内涵间觅得一二,供吸收借鉴之用。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