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宁波人"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宁波人与印染业
收藏 引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6期13卷 51-54页
作者:王进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宁波315000 
挖掘、叙述宁波人在中国印染业发展中一些值得说道的往事,来体现宁波商帮的奋斗史、文精神和地位,同时也新发现与研究了如张至煜、邵悦夫、戎恒山、唐增荣等宁波籍的印染美术设计师和印染工艺技术高级工程师。这些物未曾被重视,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格局中的宁波电影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0年 第8期 55-57页
作者:毛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100866 
1910年,宁波放映了第一部电影,迄今已逾百年。宁波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和商业传统的历史名城。同时,宁波也是一座对于中国民族电影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在中国电影一百多年历史中,宁波人为民族电影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丰百年红千般——写在和丰党史陈列厅开展之际
收藏 引用
宁波通讯》2012年 第12期 62-65页
作者:胡国忠 王益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1年10月,甬江东南岸边,国内最大的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丰创意广场隆重开园。2012年5月,在这片洋溢着激情与希望的土地上,和丰党员服务中心党史陈列厅华美开展。大烟囱,小洋楼,老厂房,虽经百年风雨,然仍历久弥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帮裁缝的创意精神
收藏 引用
《现代工商》2012年 第5期 74-75页
作者:郭峰 
清末民初,宁波作为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拥进来许多红头发的欧洲宁波人在习惯上称他们为“红毛”。为“红毛”做衣服的裁缝。被们称为“红帮裁缝”。他们创立了五个第一: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湖奖设计大赛与社会交互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设计》2015年 第9期28卷 158-159页
作者:王焱 计静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工业设计办 
滨临太湖的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清末,在无锡开始出现民族资本工业,以丝绸和食品工业为主。民国时期,无锡的产业工数量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二,上海滩有"无锡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之说,无锡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6年 第8期3卷 25-30页
作者:冯骥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和等均获全国文学奖.近10年来,他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评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奇葩--江碧波
收藏 引用
《大学科普》2011年 第1期5卷 13-14页
作者:江文萍 
江碧波,浙江宁波人。擅长版画、雕塑、油画。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曾任绘画系主任。2001年至2003年任重庆大学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重庆创作中心主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郎官驿创意社区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2022年 第3期 162-165页
作者:毛赟 胡雅婷 朴言(摄影) 陈贝不详 
城市更新的方向不是单纯物理空间的拆建,而是将空间改造与产业升级、传承与创新糅杂的生活幸福感相结合,还渗透着_层对土地的尊重,实现从"城市增长"到"城市成长"的跨越式转变。郎官巷在老宁波人的心目中,有着很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年和丰
收藏 引用
宁波通讯》2014年 第2期 84-85页
作者:王重光 丁唯真 
潮起甬江东。江东是近代宁波工业企业集中之地。甬熟知的和丰纱厂更是位居宁波近代工业“三支半烟囱”的老大。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潮起潮落,沧桑百年。和丰作为宁波工商文明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近代宁波历史记忆的重要篇章融入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仁立作品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年 第4期 124-125页
作者:王仁立明清家具铜配件及铜工艺品厂 
网名铜仁堂,浙江宁波人。自幼随父亲学习铜雕技艺,创办明清家具铜配件及铜工艺品厂。自1990年起开始收藏铜手炉、刻铜墨盒和镇尺,至今已具有一定规模,藏品有晓清和民国时期文房刻铜,按照专题系列可分为陈寅生刻铜、名家画稿、微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