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安史之乱"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近年影像媒介中李白形象的消费问题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6年 第24期 103-106页
作者:刘波维 刘云春绵阳师范学院宣传部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留给世人近千首诗歌及几十篇文章,其作品主要完成于安史之乱之前,因此,李白也成为盛唐时期精神和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的重要分水岭。盛唐以其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强盛的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白诗中的爱国情操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 第1期 95-100页
李白诗中的爱国情操——《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前言(二)詹李白诗文是高雅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李白一生是在唐玄宗时代,他和玄宗、肃宗同死于宝应元年(762),享年六十二岁。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全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吐蕃经略西北的历史作用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1997年 第1期 81-89页
作者:杨铭四川省重庆市博物馆 
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唐代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历史过程及其作用作出了全面的考证和客观评价。作者指出:吐蕃经略西北地区的政治作用在于:它维系了唐朝退却后西北地区的地域完整性;客观上起到了抵御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酝酿中的《颜真卿》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5年 第6期 39-40页
作者:宝芬 
以表现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为内容的十集电视连续剧《颜真卿》将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筹拍。,目前国内尚无一部以书法家和书法艺术为题材的电视剧,此举可以说是填补了影视片的空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善陈时事 律切精深——谈《春望》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06年 第4期 99-101页
作者:黄连平 
杜甫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美誉.清代评论家陈廷焯指出:杜甫的诗'包括万有,空诸依傍,纵横博大……横绝千古,无与为敌',是唐代生活的百科全书.也称赞其诗:'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衰,世号诗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好诗传千古 光焰万丈长
收藏 引用
《诗刊》2012年 第19期 59-60页
作者:雷抒雁 
距今一千三百年,即公元712年,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降生。此后的58年里,他历经漂泊,自诩为“东西南北人”。期间又适逢唐代最大的社会动乱时期,即安史之乱,生活的坎坷和贫困,摧残着诗人的身心,但却也成就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的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代的家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0年 第3期26卷 166-170,75页
作者:柏红秀 王定勇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唐代家乐兴盛于盛唐中后期,受安史之乱影响很快沉寂下去,直到德宗贞元年间才再次活跃,此后便一直兴盛不衰。它的兴盛是朝廷积极倡导宴乐之风的直接结果。中晚唐家乐具有成员构成丰富及家伎流动性强等特点。家乐的音乐水平在中晚唐得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安三万里》:盛唐风尚及诗坛的新颖讲述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3年 第17期 21-26页
作者:杨晓林 邓兆宇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023年暑期档,历史题材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再次引爆电影市场。在“国漫”光环四射的大环境下,这篇“盛唐情诗”钩沉文史,作为“新文化”题材的开山之作,通过创新性的叙事,再现国人心仪的盛世气象和风尚,堪称一部讲述盛唐诗史的鸿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李清照诗词中的使命意识及其成因
收藏 引用
《求索》1992年 第2期 88-91页
作者:陈学广 
李清照以“闺阁词人”著称,但她除写词之外,还创作了不少诗歌。她的诗词尽管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然而在其根本点上却又是统一的,这就是她那强烈的使命意识。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 一 李清照生当北宋末年,这一时期虽然经济上还很繁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首感慨深沉的纪行之作──杜甫《玉华宫》赏析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1期 27-29页
作者:陈维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