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安史之乱"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历才子司空曙略论
收藏 引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94年 第3期25卷 10-13页
作者: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大历才子司空曙略论蒋寅大历十才子,虽然历来都将他们视为有共同风格和艺术特征的群体。但实际上十才了的创作道路是并不相同的,艺术特征也有细微的差别,这葛晓青先生《诗变于盛衰之际──论"大历十才子"的诗风及其形成》(《唐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间词艺术特点及温庭筠词风格浅议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8年 第3期 101-103页
作者:尚英丽 
花间词的艺术特点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李泽厚先生指出:“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这并非神秘的气运,而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所使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景物为情思——浅论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S1期18卷 25-26页
作者:王海福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张中丞传后序》的写作艺术
收藏 引用
《写作》2011年 第2期10卷 47-48页
作者:张红云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张中丞传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传记文的代表作。此文是弥补李翰《张巡传》的缺憾而写的跋文,韩愈打破当时传记文的常规,在文中用安史之乱时的抗敌名将守城的典型事迹批驳小人对英雄的无耻诽谤,以逸事印证他们英雄气概,使张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皇幸蜀图》及其历史内涵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8年 第11期 56-57页
作者:赵文博信阳市群众艺术馆 
《明皇幸蜀图》是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此幅作品融艺术性与纪实性为一体。其意义不止在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还在于图像中记录了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兵陷长安,明皇(玄宗)幸蜀避乱,进入艰难险阻的秦川蜀道之地的景象,有着与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的艺术解读方式──谈古典戏剧《长生殿》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2001年 第3期 54-56页
作者:郎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 
安史之乱为唐朝盛衰之关键。公元763年,它以一种尚未结束之方式结束。安禄山、史思明之叛虽平,唐王朝面临之“变”未已:政治与军事上,帝国边陲建立的一整套防卫体系均土崩瓦解,回纥、新罗、吐蕃、南诏等国开始摆脱唐的控制;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传统基地上构建新的艺术世界——评王鸿儒长篇历史小说《盛唐遗恨》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1期 36-42页
作者:陈择纲 吴秀明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战乱结束后的第43年,白居易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借用文学形式表达了他对这一历史性悲剧的感伤情绪。白居易不无意味地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把战乱的根源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代长沙窑陶瓷的异域生活装饰美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2013年 第20期 115-117页
作者:易中华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的商业性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所辖的望城县石渚湖的彩陶源村一带,唐时称为石渚窑。“安史之乱”之后,北方的“丝绸之路”受阻,在南方则开拓了海上陶瓷之路,长沙窑的彩瓷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成为中晚唐通过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比较分析——以陈田鹤、黎英海版本为例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24年 第1期 50-54页
作者:张荣岳陕西师范大学 
如果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唐朝盛世的写照,那么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晚唐盛世落幕的哀鸣。作者于安史之乱逃亡江南,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饱含家国忧思的小诗。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之际,陈田鹤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灾难中的成长与反思--重看越剧《浪子成龙》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20年 第3期 30-33页
作者:李声凤不详 
《浪子成龙》是尹小芳在1984年主演的一部大戏,由陈曼编剧,杨关兴导演。此剧取材于唐代诗人韦应物早年的经历,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和转折点,讲述了主人公在时代变乱面前痛定思痛的转变。可能出于方便进行艺术加工的考虑,创将主人公的名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