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实寄封"
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实寄封见证新中国早期信函航空资费调整与快递业务终止
收藏 引用
《上海集邮》2013年 第8期 38-39页
作者:梁铁旦 
前几年,购入4个重庆寄往上海的信封,封内信纸保存完好,均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于1952年12月中旬至1953年2月初连续写给其姑父徐瑞麟的。当时王吟秋在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化部京剧院工作。信的内容主要是邀请徐瑞麟到重庆从事财会工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枚篆体书法实寄封
收藏 引用
《集邮博览》2012年 第11期 38-39页
作者:吕维邦安徽 
在邮友之间的交往中。互寄封片,尤其是加盖了各种地方特色纪念戳的封片,既表达了彼此间的友谊,又送去了一枚枚多姿多彩的艺术品,无论是平时赏玩,还是作为永久性收藏,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笔者曾长期在邮协工作,结交了一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23年第3季度邮票首日实寄封9月3日发行2023-16《太行山》
收藏 引用
《上海集邮》2024年 第1期 F0002-F0002,F0003页
11月17日至19日,南昌2023第8届全国公安集邮展览在江西博物馆举行。本届邮展由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全国集邮联支持,规模为160部294框。上海12人17部参展,其中非竞赛类1部,获镀金奖3部、银奖8部、铜奖5部。图为参展的上海公安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书、画、印、戳实寄封
收藏 引用
《集邮博览》2015年 第4期 58-59页
作者:吕维邦 
在众多集邮者中,也许每个人都收藏着一些精美的实寄封,这些封大都经过一番精心构思,有些加盖了邮票首发日戳或者配合邮票发行刻制的纪念戳,为邮票的“诞生”作了证明;有些手绘彩色配景渲染气氛,使实寄封凭添许多观赏情趣;还有一些刻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公报》在特殊时期寄发的一件实寄封
收藏 引用
《上海集邮》2018年 第7期 38-39页
作者:云卿 
在上次编辑谢磊文章时,对二战时期的国际航空邮资尤其是发往美国的航空邮资产生了兴趣,以致这次得到一枚较易查知邮资的信封时,也核对推算了几遍。这是一件上海大公报的竖式公事封,1946年6月10日从上海发往美国华盛顿特区,信封长17厘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组新邮与邮资机符志混盖实寄封
收藏 引用
《集邮博览》2014年 第8期 68-70页
作者:宋相桥 
随着邮资机的广泛应用,使用邮资机符志实寄的封片越来越多。所谓邮资机符志,是由邮资机打印、表示已付邮资的一种戳签式邮资凭证,是一种组合式戳记,常用格式由邮政日戳(圆形,简称日戳)和邮政资费戳(矩型,简称邮资戳)两部分组成。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鸿雁为使,书传两岸——海峡两岸《鸿雁传书》原地实寄封及极限片
收藏 引用
《集邮博览》2020年 第7期 80-82页
作者:张春生不详 
2014年5月,中国邮政与中国台湾省邮政均以《鸿雁传书》为题发行了1枚邮票。中国邮政以"苏武牧羊"的故事作为画面表现内容,由著名艺术家范曾先生创作,于5月10日发行。台湾邮政则以鸿雁为主图,采用著名国画大师欧豪年先生的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枚记录历史的实寄封
收藏 引用
《集邮博览》2014年 第5期 20-21页
作者:辰龙北京 
众所周知,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每个国家在发行邮票时,无不尽选本国最值得推介的历史事件、代表人物、风光景物等题材,精心设计、制版、印刷,使其呈现于小小方寸之中。但邮票所反映的内容仅为一个笼统的记载,若想更加充分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梁敦彦书信实寄封解读
收藏 引用
《集邮博览》2016年 第2期 26-27页
作者:傅骥 
梁敦彦是中国最早留美学童之一,来自笔者家乡广东省顺德县,留学归来后从事船政、电报教学等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事业,后得到张之洞的赏识、提携,逐步升迁并进入政府内阁,曾任清廷外务大臣兼尚书,及后来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梁敦彦一生有两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老伴感动的一枚情人节实寄封
收藏 引用
《集邮博览》2016年 第3期 62-62页
作者:葛素安 
每年春节前的阴历腊月二十八是我和老伴的结婚纪念日,而2015年情人节刚好在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六。因为老伴喜欢实寄封,所以我决定在情人节那天制作一枚实寄封给他,让他有一个意外的惊喜。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我购买了一个由广东邮政函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