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审前羁押"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我国审前羁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收藏 引用
《新视野》2009年 第6期 82-83页
作者:张传伟山东政法学院 
我国审前羁押在性质上是刑事拘留、逮捕的当然状态和必然结果,目在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审前羁押在制度设计上具有非司法性,运作过程具有不公开性,刑事侦查机关和羁押机关隶属同一机关,导致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刑事审前羁押制度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 第5期13卷 9-12页
作者:贺振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31 
人权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是自由权。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羁:制度,其良恶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标志。现代法治国家在设计羁:制度时,一方面对羁:的适用作出严格的限制,另一方面对被羁:人的权利给予充分保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协商性程序正义理念下的审前羁押保障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 第4期35卷 96-102页
作者:李媛 苏俊芳北京警察学院侦查系北京100022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济南市平阴县人民检察院山东平阴250400 
协商性程序正义是在众多司法制度中抽象提炼出来的一种理念集合,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逮捕控制机制、企业合规制度均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协商性司法的因素。协商性程序正义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追诉者通过供认被指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审前羁押体制改革的方案与论证
收藏 引用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2期3卷 50-53页
作者:赵春燕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1 
关于我国目审前羁押体制的改革 ,学者们提出司法查式、检察监督式和独立式等几种改革方案。对第三种方案 ,应进行进一步的实施设计 ,如目的看守所应逐步地剥离出来归司法行政部门 ,应加强检察机关的查职能及相应的羁押登记和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决定的客观化建构——以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结果为判断基础
收藏 引用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2年 第1期35卷 109-120页
作者:李立丰 叶婷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受制于实用主义导向,我国审前羁押程序设计中侦查权一家独大,逮捕等羁押手段出现了功能性的异化倾向。在这一背景下,虽然通过相关立法改革,以及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成立,为在检察阶段建立未成年犯罪人的分流转处程序创造了条件,但建构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逮捕听证制度的实践分析与制度完善研究——基于对123起逮捕听证试点案例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1期34卷 62-86页
作者:张全涛西南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检察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重庆401120 重庆警察学院侦查系重庆401331 
逮捕强制措施直接关涉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理应受到司法行为的查和司法权力的制约。从当逮捕制度运行的实践反思来看,现行的逮捕制度还存在以下"顽疾":一是2012年刑诉法修改之后的"高羁押率"神话仍未打破;二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刑事拘留泛化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收藏 引用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 第1期14卷 41-46页
作者:李维驹郑州铁路公安处法制科河南郑州450052 
,刑事拘留的目的不明确 ,拘留时限过长 ,导致了拘留泛化现象。本文认为 ,明确拘留的目的 ,对拘留制度进行重新设计时应有效地消除拘留泛化现象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羁押必要性查之实证考察——以广东省东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为考察对象
收藏 引用
《中国检察官》2017年 第11期 60-63页
作者:徐玲利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检察院派驻东莞市看守所检察室523129 
羁押必要性查是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它在强化权利保障、强化法律监督、减少审前羁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证考察切入,指出该制度实行中呈现的矛盾,剖析制度设计缺陷等原因,并从完善制度、更新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背景下中国保释制度之构建
收藏 引用
《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 第1期12卷 9-11页
作者:张洁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北京100054 
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人权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最高价值目标,其中规定的对审前羁押的限制措施即为了使该项权利能得实现的保障之一。致力于该目标的实现,各国在其刑事诉讼中均作出了与之相符的合理设置。针对目我国存在于刑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比较法视角下逮捕诉讼化改造的实务分析
收藏 引用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7年 第10期 86-88页
作者:张超 吴艳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检察院重庆404500 
为保障人权,实现程序正义,需要对目行政化、书面化的查逮捕模式进行诉讼化改造。逮捕诉讼化改造的程序设计既要借鉴域外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司法现状和法律规定。本文从上述角度对逮捕诉讼化改造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适用范围、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