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审美学"
4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书讯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 第1期44卷 24-24,35,75,187页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作者:王建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2月本书对别现代主义哲学和审美学的27个范畴与命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对“美学”进行正名的同时,展示了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学科属性、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学学科定位与现代建构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4年 第1期30卷 99-105页
作者:彭立勋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广东深圳518028 
审美学是以人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综合交叉学科,是美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当代美学研究重点的转移、艺术研究范式的转变和美学全方位面向现实生活的转型,共同推动了审美学的发展。审美哲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重建与“感性学”“审美学”反思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2期68卷 1-8页
作者:赵奎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在当今的美学重建中出现了一种超越康德的"审美学"回到鲍姆嘉滕的"感性学"的倾向。但对于一种更具有整合性、普遍性的新时代中国美学基本理论的重建来说,无论是康德意义上的"审美学",还是鲍姆嘉滕意义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雄悲慨 超妙奇瑰——关于《残阳如血》的审美学特征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1994年 第2期 87-90,77页
作者:郝志诚 王慎方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一切文学创作都遵奉的美学原则。1992年第四期《人民文学》推出的中篇小说《残阳如血》(以下简称《残》),即是照此原则创作成功的一个显例。它将以比兴为特征的象征主义美学传统自然、熨贴、和谐地熔铸在小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历史教育艺术的艺术学与审美学基础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4期16卷 106-108页
作者:何剑明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13 
历史教育艺术的艺术学基础表现在 :(一 )艺术学中关于艺术的本质、对象及发展的阐述 ,有利于施教者对艺术充满生气并获得高级审美形态的本质把握 ;(二 )艺术学中关于艺术创造的规律 ,启示人们按艺术规律主动创造 ;(三 )艺术学中有关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学与价值论
收藏 引用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4期10卷 24-29,36页
作者:李西建 
审美学是立足于对人类现实的审美活动进行哲学探讨和价值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它既不同于艺术哲学,也不同于审美心理学,而是审美哲学的深化与展开。如果说审美哲学对美学理论的若干最根本的问题进行整体思考的话,审美学则对审美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分类的审美学根据
收藏 引用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 第4期23卷 11-13,21页
作者:牛中奇 
对于艺术分类的划分,应以艺术作品的文本的具体形态为依据,无论从艺术创作的广义的技术角度,或艺术审美接受的视听感受方式,都是适用的。以技术特性为依据可将艺术划分为附属艺术、中间艺术和纯粹艺术;以美感生成为依据将艺术划分为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人民为主体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对人类艺术审美学发展的理论贡献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1994年 第3期 4-7,19页
作者:林宝全 
旧时代的种种文艺思想体系有一个共同点,即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它们都没有或不可能自觉地把人民对艺术的需求以及艺术对人民的依赖关系作为建构理论体系的基点。其中一些进步的、革命的文艺理论家曾经提出过“人民性”的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审美学的绘画教学思考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6年 第3期 88-89页
作者:葛晓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在西方,审美一类问题的研究,在哲学领域中一直被称为"审美趣味学说"、"优雅的艺术理论"等等.而第一次正式用"审美学"这个专用名词称呼,由此使"美学"成为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独立意义的学科,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博雅乃云大,日新谓盛德——《王世德文艺审美学文集》读后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年 第8期 49-52页
作者:薛富兴南开大学哲学系 南开大学美学教研室 
作为恩师一生学术成果集大成之《王世德文艺审美学文集》煌煌四卷文集即将付梓,我能想象到先生的喜悦之情:“老夫一生之学识与才情尽汇于斯,岂不快哉!”一览目录,至为惊佩:从文艺美学基础理论探讨到戏剧、小说、诗歌、电影等各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