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客流强度"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考虑首末站约束和站间客流强度的公交线网优化
收藏 引用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 第1期37卷 106-111页
作者:蒋阳升 罗孝羚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为解决已有可达性研究没有量化可达性与客流需求关系,以及没有考虑实际公交网络中线路首末站布局位置的问题,首先提出广义可达性的概念,引入可达强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已知规划站点布设和规划线路数量,以客流强度与可达强度匹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通勤率的都市圈非核心区轨道交通客流强度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年 第S02期25卷 93-99,104页
作者:潘轲 邢行 马晨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 
目前的交通廊道上轨道交通客流强度分析方法主要考虑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等表征单一区域的影响因素,其在都市圈非核心区的交通廊道上分析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基于东京都市圈非核心区交通廊道的实证数据,引入通勤率这一表征区域间联系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大陆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年 第S01期22卷 118-122页
作者:彭庆艳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统计分析了中国大陆已通车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建设运营情况,得到其线路里程、客运量、客流负荷强度、旅行速度、建设运营成本等基本参数,并分析了不同线路功能情况下的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供现代有轨电车规划设计作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成都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及启示
收藏 引用
《城市交通》2017年 第4期15卷 71-79页
作者:张铮 张子栋 宗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7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成都市轨道交通刚刚起步,正在追赶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较为清晰的城市空间布局。基于2010—2016年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成都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七年来的客流变化特征和成长规律,涉及客流总量、客流强度、换乘系数、换乘客流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路客站碳排放物理边界界定与运行碳排放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经济研究》2024年 第3期 24-32页
作者:张学萍 孙永强 周正 田喆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天津300072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院天津300308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客站与建筑咨询部北京100038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随着我国铁路网快速发展,铁路客站数量持续增加,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准确量化铁路客站碳排放量,可以加快推动铁路客站低碳转型发展。根据客站工程设计界面,提出界定铁路客站碳排放物理边界的方法。依据铁路客站的客流强度,分析供暖空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4年)项目咨询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咨询》2023年 第3期 26-29页
作者:李团社 李文博 张新广 张建平 不详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奖次: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主要完成人:李团社李文博张新广张建平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2018年底,随着4号线开通运营,西安市已基本形成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运营数据显示,2019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型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 第4期 16-20页
作者:季国富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4 
根据某中型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经验,通过数据收集、理论计算、列举实例等方法,对中型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中关于客流预测、制式选择、设计速度、敷设方式、车辆编组、防灾救灾设计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中型城市的市域(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客流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物流科技》2017年 第6期40卷 92-96,100页
作者:李艳艳 李志成 张孝法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安徽合肥23000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部分城市已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因此,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中的客流特征,对于今后进一步把握客流发展趋势、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水平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分析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4年 第6期 83-84页
作者:初智 尚雪松 白音德力海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需开展客流预测工作,客流预测结果将作为轨道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运输方式、建设方案和运营组织模式选择的参考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预选建设方案的客流测试结果作出财务和国民经济评价,配合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构建智慧轨道交通,华为携手武汉地铁打造“无感出行”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 第9期 54-55页
作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探索:以轨道交通提升城市动能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随着城市发展,武汉地铁的客流量和客流强度也在不断增大,在2020年,武汉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62160.1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的5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