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宿命感"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注重细节悲孤独 透过魔幻看现实——《百年孤独》阅读指导
收藏 引用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22年 第4期 16-21页
作者:陈建 陈奕湖北省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方法引导提起《百年孤独》,很多人就会想到“魔幻现实主义”。一方面,小说亦真亦幻的讲述方式,让部分读者如坠云雾,读起来倍艰难生涩;另一方面,丰富瑰丽的想象结合波澜壮阔的现实,让作品本身呈现出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同学们在阅读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入时代与内化时代——论戏剧与时代的互动互作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1991年 第Z1期 89-92页
作者:北川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本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十九世纪,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泰纳、勃兰兑斯都曾论及其辨证关系。这不仅仅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要求,而且更为主要的是,人们很容易从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因而,举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位摄影家”
收藏 引用
《意林文汇》2013年 第3期 17-20页
作者:曹俊杰 
"摄影是对幻想的反映"杉本博司于1948年出生于战后的日本东京,对于战后的破败与前途的渺茫知,是杉本博司在立志成为一位摄影艺术家之前所残留的记忆。这种记忆所造成的宿命感,导致日后杉本博司在艺术创作上对于"真实&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偶拾朝花 童年故事对我创作的影响(节选)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15年 第8期6卷 55-57 52页
作者:付永康上海嘉源海艺术中心 
记忆的叠加支撑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历史不过是记忆的集合体。记忆最终沉淀为故事,故事里我们自己做导演,故事的内容或许荒诞或极端。但是每当忆起这些故事,我们似乎又在故事中重新生活了一次。树丛中的兔子我常常想自己变成了一只兔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迷恋这种内伤”——刘嘉伟的画和他的自言自语
收藏 引用
《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 第Z4期31卷 230-233页
作者:林元亨非马画廊 
1994年,刘嘉伟完成了他的《西藏印象》系列,16年过去,刘嘉伟再次拿出他的《庙宇红》系列。2004年,《中国油画》的主编王琨叹刘嘉伟的画超前了。2007年,北大美学教授彭锋说,嘉伟的艺术世界超出了语言解释的范围。常常,刘嘉伟会坐在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悲悯的救赎
收藏 引用
《电影画刊》2015年 第1期 55-56页
作者:安德烈大叔 
基督教中的救赎在于把人从罪恶之中释放出来,而如何释放,便是艺术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了,金基德的《圣殇》便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这部大受好评的新作和其早年的《撒玛利亚女孩》有众多异曲同工的地方,两部作品的片名及海报都带有浓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12年 第2期 82-82页
作者:朱朱不详 
“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这是她(陈可)过去的一个系列绘画的标题,用在这里作为书名(展览名)似乎再合适不过了,其中的那个“你”,无疑包含着多种的解释——“你”,首先意味着艺术这个宿命感的选择:“小的时候向往旅游节目主持人周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审美论视域内的《欧米哀尔》层次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5年 第5期28卷 211-211,91,115页
作者:方波 赵江云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罗丹的《欧米哀尔》作为经典的雕塑作品,一直为人们所称颂。人们在欣赏它,审视它的同时,必然也创造丰富了它的深层意蕴。运用朱立元《美学》一书中的艺术作品四个层次结构理论切入分析《欧米哀尔》,可以从其青铜材质的质知衰老、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