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富连成社"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叶蓬先生谈富连成社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1年 第4期 66-68页
作者:刘志梅 
著名京剧教育家,杨(宝森)派名宿、富连成社首任班主叶春善先生的嫡孙——叶蓬先生,为我们揭开了辉煌的富连成社朴素的治学之道。叶蓬先生的祖父,著名老生叶春善先生(1875—193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富连成社对京剧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会科学版)》2021年 第6期40卷 30-36页
作者:周飞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富连成社是近现代戏曲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京剧艺术教育机构,其对京剧教育及当今戏曲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其一,通过对京剧技艺教育、京剧剧目以及传统戏班规制等的传承,实现了对京剧艺术教育的良好传承,形成了规范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富连成社与清宫戏曲的渊源——从供职昇平署的四位教习谈起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21年 第3期 4-9页
作者:张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富连成社教习王福寿、王长林、朱裕康和范福泰在内廷数十年的演戏和教学生涯,使他们个人的艺术在皇家戏曲审美标准的约束与影响下更加精进,进而成长为各自行当中首屈一指的名角。其后,他们辛勤耕耘于富连成社的教学实践,为生、旦、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报刊视阈下富连成社衰落与解体的史实考论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 第3期19卷 27-33,53页
作者:陈丹婷 陈仕国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深圳518060 
富连成社是传统戏曲教育的优秀京剧科班。后期走向衰落与解体,其导火线是1942年的火灾事件,但背后也隐含着鲜为人知的史实,即在遭受火灾沉重打击后的并未在北京广德楼演戏。火灾过后,的自救举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演出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承与发展——富连成社的剧目运营
收藏 引用
《影剧新作》2021年 第1期 54-69页
作者:贾晋杰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剧目运营是富连成社保持良好运转,取得办学成就的核心。该的剧目运营,建立在学员基本功过硬、教员具备深厚艺术积累的基础上,体现出利用人才优势、排演传统老戏、编演类型新剧三个特点。富连成社剧目运营的成功,与科班负责人主观运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薪尽火传 不朽——写在富连成社创办110周年之际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15年 第2期 4-11页
作者:叶金森 孙萍 
110年前,祖父叶春善先生创办喜(连成科班的时候,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改写着整部京剧历史。而百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梳理先辈们留下的历史遗存时,不禁一次又一次地惊叹于彼时会之动荡、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一科班”与京剧发展--《天津商报画刊》中的富连成社及戏曲史料述论
收藏 引用
《艺苑》2021年 第6期 18-23页
作者:李飞杭 常昌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天津商报画刊》包含了较为丰的戏曲史料,该画刊不仅有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情况的集中体现,而且为数众多的教习和学员也成为其传播京剧文化的重要内容。《天津商报画刊》并非简单地以图片示人,而是巧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戏曲学院纪念富连成社创办110周年活动侧影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5年 第1期36卷 F0002-F0002页
作者:王梓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时期传媒出版业对戏剧文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出版》2022年 第24期 67-70页
作者:黄骁 孙萍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 
民国时期传媒出版业迅猛发展,促进了京剧艺术更广泛的传播。报纸、期刊、唱片、广播等新型传播媒介取代了传统的梨园花谱,形成了新的舆论场。京剧艺术在此新的传播环境下跃升为更受欢迎的娱乐方式,逐渐被会认可。新的媒介传播环境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李和曾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22年 第4期 14-15页
作者:吴平不详 
我早期曾向富连成社的刘世勋先生学习过高派戏《辕门斩子》《除三害》等,对高派艺术算是初步入门了。20世纪80年代我两次带团去上海、南京等地巡回演出,主演的《辕门斩子》《四郎探母》《摘星楼》等,在上海中国大戏院连演13场,获得观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