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寒山"
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古朴恬淡 自在泰然 历代《寒山拾得图》美学意蕴的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24年 第5期 74-75页
作者:王飞安阳学院美术学院 
寒山拾得图》是历代画家最钟爱的题材之一,画题人物从宋代的禅宗化艺术形象,演变为明清时期适应大众日常生活的“和美吉祥”的形象,生动反映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过程。寒山与拾得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著名的传奇僧人,以其狂放不羁的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可或缺的“蔬笋气”——论斯奈德译寒山诗之传承与突破
收藏 引用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4年 第1期41卷 40-46页
作者:沈晏齐 易永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学界以“蔬笋气”作为对诗僧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的总体概括。由于译者斯奈德与原作者寒山皆为诗僧,故斯奈德选译的24首寒山诗在题材、语言、意境三个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蔬笋气。但身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与垮掉派文学思潮领袖,斯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渊源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5年 第3期 104-111页
作者:罗时进苏州大学文学院215021 
寒山是日本镰仓时代以来绘画艺术家最注重表现的宗教人物之一,无论早期禅家 寺院还是现代学院派创作,都产生了很多极富艺术价值的作品。考察日本寒山题材绘画的创作渊 源,既要注重寒山诗在域外的影响,同时应当重视寒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寒山拾得”形象中的“赤子”情结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23年 第6期 89-90页
作者:冯亚雄南京艺术学院 
在当今社会,提及“寒山”与“拾得”这组形象,可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不少人日常的工作或生活与“寒山”“拾得”相关甚远,熟悉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信手拈来。实际上,二者形象在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寒山、拾得视觉形象演变及衍生设计开发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1年 第12期 18-20页
作者:牟健台州学院 
“和合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时代特征和当下意义。寒山、拾得作为“和合文化”最具象征性的视觉符号之一,我们应从其视觉形象的历史演变轨迹进行解读。思考在新传播媒体兴起的时代,如何借助寒山、拾得视觉图像传播中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王梵志诗与寒山诗之异同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2000年 第3期 98-106,150页
作者:金英镇四川大学中文系 
王梵志诗和寒山诗都受了佛道两教 ,尤其是佛教的很深的影响 ,且在体裁上俱为白话诗 ,故人们一般将之视为唐代白话诗的代表 ,这的确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少论著在言及唐代白话诗时 ,更多的是说其共性 ,而少于对其间的差异作具体细致的分析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代诗僧寒山与日本近现代文学
收藏 引用
《日本研究》2009年 第1期 86-89页
作者:张石日本中文导报社 
综观日本明治维新后至现代的文学史,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许多文学巨匠开辟了日本文学一个又一个的崭新局面,而这些近代文学大师,都在不同程度受到过寒山的影响。寒山虽然对中国文学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中国近、现代文学更几乎是没有影响,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寒山诗艺术成就初探
收藏 引用
《五台山研究》2011年 第4期 37-41页
作者:吴运兴 余玉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230012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江西南昌330001 
寒山诗歌研究在唐代诗学研究中享有殊荣,以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深受学者的青睐,在诗坛上有"寒山体"之称,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同时,寒山诗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在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宗教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后生命”一一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苏州寒山美术馆巡展
收藏 引用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 第4期 57-68页
视觉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明而形成新的时代特征,甚至可以说,在视觉艺术表现的主题和表述语言中,总是渗透或关联着特定时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由此形成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寒山”“拾得”绘画形象流变考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1年 第12期 122-127页
作者:范静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寒山”“拾得”是中国佛教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此信仰最早在唐代就已显现,许多的诗人画家以其为题材进行创作。清朝时,雍正将其封为“和合二仙”,“寒山”“拾得”的信仰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官方认可的神祗信仰。“寒山”“拾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