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封建科举制度"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儒林外史》看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及命运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年 第11期 27-28页
作者:江桂杏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吴敬梓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讽刺文学巨著.因为它高度的讽刺艺术这一特色,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在里讲到清代讽刺小说时,肯定它是'秉持公心,指谪时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情在笔下冲荡 手法在篇中荟萃——《孔乙己》解读与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2年 第1期 48-51页
作者:王相武湖北江陵县五三中学 
【我解读】《孔乙己》虽然篇幅不足3000字,却为我们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清朝末年封建制度下的芸芸众生相:作威作福的丁举人,迂腐可笑的孔乙己,麻木不仁的短衣帮等,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本文之所以堪为名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金榜保护
收藏 引用
《中国档案》2006年 第9期 24-26页
作者:刘小敏 
清代金榜是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重要珍贵档案之一,'是我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标志性的档案文献'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巧用对比 凸显主题——浅谈《孔乙己》的对比艺术
收藏 引用
《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年 第3期 8-9页
作者:崔金花山东省博兴县吕艺一中 
《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清晰地勾画了“孔乙己时代”的芸芸众生相.通过一系列对比.揭示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将可悲的世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的艺术比较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15年 第10期 110-112页
作者:王延河南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处451191 
小说到明清两代,具有讽刺意味的作品逐渐成熟,其中以《聊斋志异》中的部分作品和《儒林外史》在这方面造诣最高,《儒林外史》是一部纯粹的讽刺作品,讽刺的是封建科举制度和与之有关的文化思想统治,描写了当时士林的病态。《聊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小说中人物描写艺术的异同
收藏 引用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年 第5期 14-15页
作者:郭静陕西省韩城市实验初级中学 
众所周知,在描写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旧式没落知识分子的所有作品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孔乙己读过孔孟的书,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没有进学,到头来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终于穷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满堂生辉,韵味醇厚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7年 第11期 68-69页
作者:秋萍 
《范进中举》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该剧除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控诉外,其中蕴含的人生况味值得细细品味。本剧通过对比真实地反映了现实。范进高中前,家徒四壁,食不果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收藏 引用
《教师》2017年 第31期 46-46页
作者:舒稳湖南省洞口县太平中学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本回通过范进这个"现世宝穷鬼"一夜之间发迹成为"新贵人""老爷"的描写,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人性的毁灭,揭露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风尚、道德伦理、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范进中举》有感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2011年 第3期 65-65页
作者:汪静不详 
《范进中举》源自吴敬梓所著的中国古典名著、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提起《儒林外史》,想必首先想到的就是《范进中举》。讲述的是考生范进乡试考中举人前后发生的可笑又可悲的故事。这一出讽刺剧,集中刻画了在封建科举制度残害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孔乙己》教学设计与教学感悟
收藏 引用
《学周刊(上旬)》2012年 第9期 119-119页
作者:崔敬涛河北省昌黎县朱各庄镇初级中学066600 
一、教材分析《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呐喊》小说集中的名篇,为我们描述了晚清末年一位贫困潦倒、自命清高、迂腐不堪、命运悲惨而又心地善良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先生通过深刻、形象的描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可怜又可笑、可悲又可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