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小区合并"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小区合并技术在高速铁路GSM网络覆盖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移动信息》2015年 第7期 14-14,24页
作者:付道繁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3 
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的特点,并简单叙述了常用的优化方法,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RF优化、频率优化、邻区优化、小区合并等。由于前面几种优化方法通用性强,其他文章中多有介绍,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高速铁路GSM无线网络的特点和多RRU单小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区合并场景下基于RRU测量的问题定位
收藏 引用
《信息通信》2017年 第7期30卷 210-212页
作者:赵康成 王国梁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31 
在室内分布、高铁专网、高干扰区域等场景,通过引入小区合并技术,可以拓展覆盖、降低干扰,解决优化中的疑难问题,但小区合并后会增加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导致异常问题发现和定位难度大大增加。文章针对多RRU合并小区,详细阐述了基于RRU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WCDMA跨站址小区合并下掉话分析
收藏 引用
《电信网技术》2013年 第1期 83-86页
作者:孙宇彤 李轶群 李济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介绍了高速铁路覆盖场景下多普勒效应的影响,描述了跨站址引发的正负多普勒频移现象,分析了终端处理多普勒频移的机制,给出了产生掉话的可能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D-LTE小区合并与载波聚合技术的增强应用方案
收藏 引用
《移动通信》2017年 第3期41卷 40-44页
作者:刘娜 董江波 刘玮 陈燕雷 韩云波 任冶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 
随着TD-LTE性能增强技术的引入,载波聚合和小区合并两项技术为满足容量和移动性需求而被分别提出,为了可以兼顾容量和移动性要求,将两种方案灵活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TD-LTE小区合并与载波聚合技术的增强应用方案,首先分析了小区合并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几种基于农村超闲小区优化整治的技术措施探讨
收藏 引用
《信息通信》2015年 第7期28卷 168-169页
作者:钟坛旺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农村存在较多的GSM超闲小区,这些小区长期低负荷运行,使得网络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并影响网络考核指标的提升,而通过引入载波智能调配系统、小区功分和小区合并等技术,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文章对几项技术措施的实用场景、实施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D-LTE高铁网络规划设计探析
收藏 引用
《移动通信》2015年 第5期39卷 81-86页
作者:汤勇胜 王正平上海贝尔软件有限公司上海201206 
高铁场景的特殊之处除了UE移动速度快,还有UE有效高度被大幅提升,这些都对高铁网络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在结合无线传播理论知识阐明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场景的高铁链路预算方法,同时结合链路预算结果,对小区合并功能在高铁场景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运营商之间高铁场景深度合作浅析
收藏 引用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7年 第10期30卷 63-67页
作者:向渊 王科伟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高铁行驶速度远高于普通铁路,传统建设方式不能完全满足高铁覆盖要求。根据兰渝高铁广安支线的实际案例,对高铁场景提升用户感知、低成本覆盖以及运营商之间深度合作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积累经验,探索更优的设计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UL2100 SDR在中国联通西部高铁场景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邮电设计技术》2018年 第5期 39-42页
作者:冯秋明 张星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7 
首先从网络结构、隧道覆盖2个方面论述了高铁覆盖组网方式选择UL2100 SDR的原因,再引出在西部高铁场景应用UL2100 SDR设备的站间距、频率和RRU的设置建议,其中部分设置也适用于所有高铁场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G农村低话务基站资源调整方案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通信技术》2013年 第6期33卷 66-69页
作者:李凤花 李广伦 臧军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分析了2G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农村低话务基站资源调整提出了解决方案,并进行对比测试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后期2G网络资源调整提供了建设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铁路LTE网络覆盖技术和策略
收藏 引用
《通讯世界》2019年 第7期26卷 30-31页
作者:娄贞和 蔡咏金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随着高铁建设的迅速扩张,高铁通信网络解决方案有着现实的必要性.本文就高铁覆盖的复杂性:组网策略、切换策略、站点布局、不同场景覆盖原则、设备选型、电力引入和传输要求等角度对高铁覆盖解决方案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