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尖轨"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速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 第12期48卷 1770-1781页
作者:周宇 张聪聪 王树国 王璞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81 
根据高速铁路18号单开道岔的基本轨‐曲尖轨设计廓形和实测廓形数据,采用车辆‐道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列车逆向‐侧向过岔时轮载位置的转移、基本轨和尖轨上的接触斑法向应力和疲劳裂纹指数,提出了高速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形成的原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铁路道岔尖轨不足位移控制方法
收藏 引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2年 第2期22卷 87-98页
作者:王璞 曾瑞东 王树国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81 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为模拟运营条件下高速铁路道岔转辙器的转换过程,根据高速铁路道岔转辙器的转换特点,在道岔生产车间内建立了客专线18号道岔转辙器转换原型试验平台,采用轴销式称重传感器测量转辙器扳动力,以直、曲尖轨支距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为尖轨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AT尖轨欠速淬火中硬度均匀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金属热处理》2003年 第5期28卷 47-50页
作者:詹新伟 王树青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AT尖轨由于全长断面在 0~ 70mm范围内变化 ,在欠速淬火中 ,小断面的硬度往往偏低。由于喷雾冷却的不均匀性 ,尖端处容易出现马氏体 ,对尖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都不利。采用“变速”加热和吹风冷却并根据不同部位的冷却需要进行吹风孔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8kg/m、5#煤矿窄轨道岔尖轨长度设计
收藏 引用
《矿山机械》2007年 第2期35卷 147-148页
作者:张超 王洪涛 张丽娜 崔忠会铁法煤业集团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调兵山112700 
随着综采采煤机械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采煤机械吨位大幅度增大,采煤量也不断增加,因而增加各矿井下铁路运输负荷,又因有些矿井地质条件差等主要因素的影响造成井下运输铁路发生凸起变形这样不能保证井下机车、矿车、行车的安全运行,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岔尖轨淬火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03年 第5期25卷 123-126页
作者:李小刚 姚伟伟 吕纯洁 夏月明 薛继仁大连铁道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辽宁大连116028 大同机车厂工艺处山西大同037038 
道岔尖轨淬火是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道岔尖轨淬火温度靠人工观察,难以保证淬火质量。为确保其淬火质量,研制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本系统依据手动经验总结出道岔尖轨表面淬火温度与工作台车运行速度之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增加道岔尖轨轨下弹性对轮—岔动力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铁道建筑》2005年 第6期45卷 82-84页
作者:沈坚 朱剑月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70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200331 
通过建立道岔垂向几何及刚度不平顺激扰模型,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模拟计算了提速列车对提速道岔的动力影响。比较了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后提速列车对道岔的动力作用,并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号码道岔尖轨转换的仿真计算及验证
收藏 引用
《铁道建筑》2024年 第8期64卷 25-28页
作者:刘高岩 闫尧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2202 
小号码道岔自由段长度短,牵引点数量少,因此其扳动力较大。为研究尖轨动程对小号码道岔扳动力的影响,解决小号码道岔扳动力过大的问题,本文建立某小号码单开道岔曲线尖轨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根据尖轨实际转换过程设定其约束条件和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岔尖轨段打磨目标廓形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年 第1期22卷 132-135页
作者:宗聪聪 张让 周云飞 沈钢 丰灿灿吉林省(水利厅)河务局长春科员130022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201804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春130051 
针对目前地铁中存在的道岔尖轨段打磨廓形缺乏的问题,运用改进的轮轨最小间隙法对尖轨段钢轨形面进行优化。对基本轨和尖轨部分廓形优化进行设计,并引入踏面跳跃点横向间距作为优化控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钢轨廓形与原廓形相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弹性可弯尖轨扳动力计算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91年 第3期 1-13页
作者:沈长耀 王明治 蒋慧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 
《简化积分法》是一种计算弹性可弯尖轨扳动力的简便计算方法,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前题下,具有公式简便、计算工作量小及中间运算值可直接利用等优点,并适宜于编制电算程序,可供教学、设计及施工、养护部门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弹性可弯尖轨扳动力计算(续)
收藏 引用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91年 第4期 9-17页
作者:沈长耀 王明治 蒋慧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 
四、第二扳动力在设计中,弹性可弯尖轨的扳动被视作以弹性可弯段中心为铰接点的刚体转动,并假定弯曲变形只局限在弹性可弯段内。各控制截面的设计位移(动程)由第一拉杆中心动程按比例求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