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尹雪艳"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似花,还似非花——“尹雪艳”形象象征意味新探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 第12期 88-90页
作者:孔祥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与艺术系 
作为谜样的女人,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既像是“红颜祸水”,又宛若“命运女神”,在作者冷静、含蓄的客观视角下,实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象征符号。透过这个多棱角符号折射出白先勇对“过去”、“存在”的暧昧哲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究论白先勇的美人观点及承传——以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永远的尹雪艳》及其影视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 第4期 5-12页
作者:赖庆芳英国伦敦大学 香港大学中国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永远的尹雪艳》两小说的既有研究多集中分析情节、人物、艺术手法,较少触及作者审视美人的观点。白先勇描述女主角美人的手法与古代有一脉相承之处,究探白先勇笔下的美丽女子,梳理其心目中富有魅力的女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先勇与《红楼梦》三题
收藏 引用
《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 第1期 67-74页
作者:袁良骏 
白先勇是个《红楼梦》迷。他曾说:“(我)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至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又说:“这本书对我文字的影响很大。”情况的确如此。白先勇是台湾作家中学《红楼梦》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不仅很好继承了《红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楼》海外放奇葩——论白先勇与《红楼梦》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0年 第1期 187-217页
作者:袁良骏 
一《红楼梦》向世二百多年来,不仅抄袭剽窃者在在多有,摹仿效法者也历久不衰。但是,真正得其神髓而学有所成者却廖廖无几。在“五四”以来的现代作家中,从总体上继承了《红楼梦》深厚的艺术传统和功力,发扬了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话,凝聚着无数灵性数据
收藏 引用
《新民周刊》2017年 第11期 62-67页
作者:阙政 秦诗雨 
方言有人性中的神,是人际交往中的亲和力,是最重要的情感纽带,潜藏着精致深切的乡愁。上海话是上海人从自己心底灵魂中发出的独特的声音。上海话中包含着上海人凝聚的价值观、素质、灵动、创意等可调度的灵性数据,神秘的共同体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先勇小说艺术散论
收藏 引用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3期30卷 84-88页
作者:方忠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白先勇是一位引人瞩目的小说艺术家。他寓传统于现代,熔中西小说技巧于一炉,形成了精湛独特的小说艺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较多地采用了以形写神的手法,受到了《红楼梦》较深的影响,也融进了意识流的技巧;在结构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苦涩的山果 酿甘甜的美酒——论《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 第1期6卷 39-44,38页
作者:孙自筠内江师专中文系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的成功首先是题材的成功和对广阔深厚主题的开掘.作品对个体和群体的凸现,显示了其思想内容的繁实丰满.开阔的视野,宏大的气势,相当的议论深度和哲理高度,以及语言上的挥洒自如,是作品的艺术特色.而题材上的创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归燕情——台湾名作家白先勇故乡行
收藏 引用
《出版广角》1995年 第4期 35-37页
作者:苏理立 
海峡两岸和海外华裔阶层,大凡喜欢文学的,都知道有个台湾作家白先勇。知道他是北伐、抗战名将白崇禧的儿子;知道他那脍炙人口的小说佳作《玉卿嫂》、《花桥荣记》和《永远的尹雪艳》;知道他那1971年出版以来,已经连续印刷45次的小说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沪商舞台形象的重塑 评原创话剧《大商海》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15年 第2期 25-26页
作者:向牧 
从2013年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到2014年的原创话剧《大商海》,徐俊导演继续着他擅长的海派写意艺术风格,《大商海》融合民国时期上海的年代氛围和江南地带酥软韵长的吴侬软语,将一个民族资本家在时代洪流中的故事娓娓道成了一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沪语文艺:消费海派?
收藏 引用
《新民周刊》2013年 第26期 70-73页
作者:王悦阳 赵化南 钱乃荣 王琪森 沈善增 杨剑龙 张生上海剧本创作中心 上海大学 上海电台 上海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中文系 
现在的沪语文艺作品创作,普遍的是抓住皮相,缺少历史的对应和人文的关照。不过,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值得为它叫好。我们期待作家、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的共同努力。近年来,以上海方言为载体的各类原创文艺作品煞是热闹,比如沪语小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