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屯田"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清代“苗疆九卫”屯田新探——以宝贡屯“顶补军田”文书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4年 第1期 15-26页
作者:吴才茂 李斌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安屯设堡”是乾隆初年“苗疆善后”政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屯田是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的重要一环。学术界相关研究以揭示基本面貌为主,具体到屯田运行特别是民田化的历史过程,尚无专论。在清水江上游宝贡屯发现的“顶补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奏”连环 鞭辟入里——赵充国《上屯田奏》赏析
收藏 引用
《秘书工作》2020年 第10期 72-74页
作者:史为恒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屯田奏》出自《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并不是独立的一篇,而由三篇连缀而成。三篇文章针对汉宣帝的追问,迂回解释,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体现了人臣进言的艺术,可谓中国古代奏议类公文的典范。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为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屯田到守边——以玉门关为例谈经济与军事双重因素下的汉长城体系
收藏 引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年 第2期32卷 40-46页
作者:王琳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以往提及完备严密的长城防御体系多系明长城,而追溯起来,这种完备的长城体系早在汉代就已经基本成形。玉门关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荒漠戈壁,疏勒河沿岸,是丝绸之路从中原进入西域的最后关口。将玉门关地区以往的考古研究成果与遗存调查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论曹操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 第5期 46-49页
作者:李世宇 
曹操是中国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五十年代,郭沫若曾为其翻案,在学术界引起一番争鸣。近年来,又有学者旧话重提,发表不少卓见。对此,笔者也不揣浅陋,谨呈拙见以求就教于方雅。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圣文化 守望寿光
收藏 引用
《支部生活(山东)》2023年 第6期 34-35页
作者:孙立峰 袁金辉不详 
5月17日,上午8点半,寿光市洛城街道屯田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手边的电话又一次响起。这是当天葛茂学接到的第4个电话,依旧是关于中小学生预约到屯田西村研学的。屯田西村村口有处被孩子们热追的研学基地,名为仓颉汉字艺术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上的曹操与舞台上的曹操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1999年 第1期 74-80页
作者:张习孔 
人们一提起曹操,就会想到戏剧舞台上的那个大白花脸,把他当作奸臣的代表。但艺术的形象与历史的真实并不是一回事,需要区分开来。一、历史上的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祖父曹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家国情怀研究——以“九曲黄河灯会”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新乡学院学报》2024年 第5期41卷 54-57页
作者:王宇翔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系北京100029 安阳市文化馆河南安阳455000 
“九曲黄河灯会”是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民俗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历史上,黄河灯会的传播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为军事因素。明代实行军户制度,军户在戍边、屯田的过程中将家乡的这一习俗带到驻地,使黄河灯会得以在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