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山水画"
6,6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三峡史诗》巨幅通景山水画创作体会
收藏 引用
《美术》2002年 第10期 15-21页
作者:<三峡史诗>巨幅通景山水画创作组 
长江三峡是祖国母亲河长江中最具华彩的一段乐章,三峡不仅风光壮丽,也是悠久中华文明史的见证。《三峡史诗》巨幅通景山水画的创作活动,是我国著名山水画家亚明先生生前所倡导,由上海《文汇报》、江苏新科电子集团、中国美协《美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孝斌墓石椁线刻山水画的绘史意义
收藏 引用
《文物》2025年 第1期 87-96页
作者:贺西林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走向独立并逐渐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名家辈出,吴道子始创山水之体,自成一家;李思训、李昭道标榜青绿;王维、张璪示范水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讨论唐代山水画或盛唐“山水之变”,多据论、个别传世名作、石窟壁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茶叶包装设计中山水画艺术的有效体现
收藏 引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 第2期 126-128页
作者:李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7 
山水画具有独特的意境,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追逐的绘技艺,山峰、丘陵、平原、瀑布都可以作为山水画的绘制参考。山水画艺术将山川、河流等风景形态凭借笔流传下来,创造出深邃、清幽、高雅的艺术氛围。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的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水画留白艺术研究——以宋元山水画为例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5年 第2期 19-21页
作者:杨菁菁绍兴文理学院 
留白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是面构图中的重要元素。从中国哲学和美学的视角看,山水画留白可使欣赏者借助审美联想而获得想象空间。留白技法在山水画中的价值体现在使构图更加精致、使面更加丰富、使情感更加突出几个方面。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析中国山水画理论对风景园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现代园艺》2025年 第1期48卷 125-127页
作者:康新月 李煜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出现不少效仿西式造园风格的设计,忽略了本民族文化,未能彰显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中国传统山水画代表了中国绘最高的艺术成就,古代造园家寄情山水、遵循山水画论的构图,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者尝试以传统论和山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美术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5年 第1期 126-128页
作者:谢姝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当代山水画呈现出绘语言多样化、表现形式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在创作形式与表现方式方面正不断拓宽自身的边界,与诸多艺术形式相互借鉴交融,力图为自身的突破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当代山水画面临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艺术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元山水画跋中“追忆性”题咏的文化初探
收藏 引用
《合肥大学学报》2025年 第1期42卷 133-137,144页
作者:左雯倩 李倍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1102 
据书著录所载,宋元时期山水图卷中留存着大量“追忆旧游”主题之跋,它们既是个体审美情绪的兴发,也是群体艺术经验的延续,具有鲜明“互文性”特征。此时卧游观念之风行与“图真”理想的成熟也促使观者开始有意识地记载“思与境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清“四僧”山水画的创新与突破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25年 第2期 90-91页
作者:吕昊洋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系 
清“四僧”是指明末清初的四位著名家,即朱耷、髡残、石涛、弘仁。由于同样剃发为僧,同时对中国山水画有很深的造诣和贡献,故并称“四僧”。四人尤其擅长山水画和文人,与清初“四王”倡导摹古的理念不同,“四僧”的艺术风格具有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水画
收藏 引用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6年 第11期 F0004-F0004页
作者:王有民文化部对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 中国书画名家研究院 中国民族画院 
王有民,大连生人,北京荣宝斋院特约家、文化部对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家,中国书名家研究院副院长,曾供职于故宫博物院遂初堂。现为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族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蜀道题材山水画研究
收藏 引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 第2期40卷 127-134页
作者:罗婧文 熊火花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成都610000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蜀道绘题材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自山水画发展伊始,其山水形貌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中国美术史当中。自晋唐以来,蜀道题材山水画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锤炼。结合文献和图像,蜀道山水画样式的成因、发展和传播主要分为三个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