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岑参"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边塞诗用韵与思想及艺术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3期32卷 124-126页
作者:于年湖 胡新晶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山东济南250100 
同为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与此相适应 ,其作品的用韵也各有特点。高适前两次出塞时期的作品多表现生活的阴暗面 ,以“悲壮”为特色 ,但以“悲”为主 ,以“壮”为辅 ,因而在韵脚的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岑参、和瑛西域诗比较论
收藏 引用
《唐代文学研究》2014年 第1期 481-496页
作者:严寅春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岑参、和瑛分别是唐代和清代西域诗的代表作家,二人都有长期在西域生活的经历,且在南疆、北疆都留下了足迹;二人都是在王朝上升时期赴边,具有强烈的功业思想,高扬爱国激情,有着较为相近的思想基础;二人都用好奇的眼光、率性的性灵,在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比较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
收藏 引用
《朝阳师专学报》1993年 第1期12卷 55-57页
作者:刘树学不详 
高适、岑参是盛唐杰出的边塞诗人,他们的边塞诗开阔了唐诗的题材领域,提高了唐诗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代表了边塞诗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方面,对高、作一简略比较。一高、两人的边塞诗多以边塞战争生活为题材,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山何处觅轮台——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04年 第5期 33-37页
作者:薛天纬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昔人云:“五十方能读杜诗。”因为一个人生活经验和历练不够,就很难透杜诗中深永的人生意味。同样,“只有在新疆生活过的人,才能读懂岑参的诗”,这同样是个生活经验问题。有唐一代,有影响的诗人真正走出玉门关、到过西域的,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奇壮丽的边塞风光 余味无穷的送别场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收藏 引用
《才智》2011年 第4期 179-179页
作者:陈静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天宝十三年岑参二度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前任武判官解职回京,岑参作诗相赠,写下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回京城而的无限伤感的心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祖国统一的主题 西域风情的画卷——西域边塞诗揽胜
收藏 引用
《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 第6X期 116-125页
作者:仲高新疆社会科学院 
西域边塞诗作为中华诗苑中的瑰宝,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独秀一枝。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屯垦戍边的军民、西游边塞的文人,还是谪贬边关的文官武将、平定边陲的封疆大吏都留下许多边塞诗。这些诗作从总体倾向看,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许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岑参诗的英雄主义情结
收藏 引用
《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 第9期 86-86页
作者:白洁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辽宁沈阳110015 
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奇瑰丽,充满了英雄主义情结,代表了盛唐的时代风貌。表现为诗中饱含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洋溢着雄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忧苦流寓之思 寄兴于江湖僧寺——漫谈唐代的艺僧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1993年 第12期 73-77页
作者:施光明 
唐代,佛教盛行,'寺塔遍于九州,僧尼溢于三辅'(《法琳别传》卷上)。在数以万千计的僧侣中,有潜心于佛学禅理的名德高僧,也有往来于宫廷府第间的政治和尚。而颇令人感兴趣的是,还有一批或满腹诗书文章学问,或精通琴棋书画艺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2期48卷 62-72页
作者:杜晓勤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871 
"齐梁体"诗是盛唐诗人在近体律诗定型后刻意仿效齐梁诗风或诗律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岑参《夜过磐豆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诗不仅在表现题材和诗情、诗境等方面效齐梁赠妇寄闺之作,而且在写法上也通篇皆对、假物比象,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谭成军:充满美学的心路之旅
收藏 引用
《新疆画报》2013年 第11期 92-97页
作者:石洪川 谭成军新疆摄影家协会 新疆摄影理论研讨会 新疆摄影家协会野马摄影艺术研究会 昌吉州摄影家协会 新疆昌吉州政协 
看谭成军的摄影作品,脑海里总浮现出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的诗句。在他的镜头里,牧场、草原、古城墙、烽火台、民风民俗等,因他的领悟变得精彩、富有诗意。"拿起相机三十多个春秋,一辈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